丫鬟也笑笑:“我也只在姑娘面上说说,也只敢在姑娘面前说,姑娘是与众不同的。”
她手艺还算不错,很灵巧的就为杨晓晨挽起了一个灵蛇髻,杨晓晨看着铜镜之中的自己,恍惚间似乎看到了君一寒亲自为她梳头挽发的瞬间。
“你……现在怎么样了?”杨晓晨轻声喃喃道。
“啊?姑娘,你在说什么啊?”丫鬟不解的问道。
杨晓晨从幻想中回过神,笑道:“我只是想到你刚才说的寒王,想必他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啊,真羡慕那寒王妃,能有这样的夫君。”
只是出乎意料的丫鬟并没有赞同杨晓晨的话,面色反而有些古怪。
“姑娘有所不知,那寒王……其实……也算不得良人的。”
梳好头发之后,杨晓晨坐在了窗前的榻上,让丫鬟帮自己倒一碗茶水,听出了丫鬟话中有话,不由得蹙起眉头来:“这话作何说?”
丫鬟将茶水倒好,递到杨晓晨的手中,才慢吞吞的说道:“寒王对寒王妃的感情也许是真的,听说在寒王妃失踪之后,寒王一连昏迷了三天三夜的时间才醒来……”
端着茶碗的手微微一顿,杨晓晨情不自禁的出声:“那他有没有事?”
说出声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失态。
不过丫鬟并没有发现这一点。
只自顾自的说道:“寒王派了好多人去寻找寒王妃,连自己以往在军队中的些许人都惊动了,很多人都说寒王妃死了,再也不可能回来了,寒王不信,他一直坚信寒王妃还活着,若没有以后的事,或许我也会认为寒王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后面发生了……何事?”杨晓晨隐隐觉得和自己有关,她很想知道,却又有些害怕知道。
随后不等丫鬟继续说,又忙道:“不,你先别说了,让我猜一猜,是寒王又纳了不少妾侍吗?”
自古男子三妻四妾的很正常,要是没有个通房,侍妾的,可能就会引起别人的鄙视。
后院中的女人越多,越显示着这个人越厉害。
丫鬟并不觉得男子三妻四妾有什么不好,点了点头道:“寒王后来又纳了几房侍妾,不过奴婢要说的不是这个。”
杨晓晨默然了。
心中好像在滴血一般。
他是纳妾了,在她走了之后不久就纳妾了,那他将她置于何地?
不,也许他有苦衷也说不定,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更何况就算是亲眼见到的都不一定是真的。
她就是要定他的罪,也得确定了他真的背叛了她。
突然她又想知道丫鬟所说的以后的事。
便开口让丫鬟继续说。
丫鬟得到示意,看到杨晓晨似乎面色有些不太好,也不敢向刚才那样随意说了,斟酌着语句道:“可是也就是在寒王妃失踪不久,寒王就不顾与寒王妃的情面,将杨丞相以谋反之罪给告了。”
“嘭”的一声巨响。
是茶碗落地的声音。
杨晓晨只觉得耳边轰隆隆的响。
脑海中只回荡着一句话:君一寒将她父亲以谋反之罪给告了。
“那……杨丞相一家后来如何?”杨晓晨喉咙干涩,几乎要说不出话来。
若是有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她掩在袖子下的手微微发颤。
他纳妾也就罢了,怎么能将她的父亲给告了?虽然说她父亲并不疼爱她,对她算不上好,可是那毕竟还是她的父亲啊,是她娘亲的丈夫,是她大哥二哥的父亲。
是杨家的一家之主,杨家不可或缺的存在。
要是杨勉被冠上一个谋反之罪的罪名,那丞相府……她娘亲,二哥……
他们岂不是……
杨晓晨不敢往下想下去了。
她甚至有些不敢听杨家一家结果如何了。
她害怕,害怕听到让她痛不欲生的消息。
可是她没有阻止丫鬟继续说下去。
丫鬟叹息着说道:“说来也惨,丞相府一家都被满门抄斩!”
“是……寒王告的?”
丫鬟想了想道:“好像还不止寒王一人,还有安王上书,其实这件事安王的功劳最大,听说最后真的在丞相府搜到了杨丞相谋反的证据。”
“他那么厉害,若是他想救,他可以的,可是他没有……”杨晓晨颤抖着说道,只觉得透心的凉,没能支撑柱,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姑娘!”丫鬟吓了一跳。
徐兴华听到杨晓晨晕倒的时候很震惊。
她身体虽然还没有完全的调理好,但是也不是那种柔柔弱弱的随时都会昏倒的样子。
进来之后,看到脸色苍白的不像话昏迷的她,脸色微沉,让夏日去请了大夫,就将丫鬟给叫到了侧室。
丫鬟被吓得哭了,跪在地上哭得稀里哗啦的:“姑娘让奴婢将一些京城的趣事,奴婢为了让姑娘高兴,索性就讲了一些,开始的时候还好好的,可是到最后姑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晕了过去,奴婢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请大人饶命啊!”
徐兴华一双深邃锐利的目光落在丫鬟身上:“本官不是没有吩咐过不让府中的人将京城中的事情,你却违背本官的命令,是何居心?”
丫鬟身体缩了一下,哭得更加厉害了:“可是大人说的对姑娘是有求必应啊,不管姑娘提出什么要求都要帮她达到,奴婢也是奉命行事,奴婢不知道会让姑娘昏倒,奴婢知罪,奴婢知罪……”
徐兴华一点都不为丫鬟动容,低叹一声:“没想到京城中的人很快的就查到了这里,来人,将这个刺杀杨姑娘的贱婢给本官拖出去!”
事情总不会空穴来风。
到如今已经瞒不住了。
想必那杨姑娘醒来之后就要离开罢。(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