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6)韩信投汉(2 / 2)

燎传 良造 3703 字 2022-12-17

韩信进入营帐,发现亚将范增也在场。

项王问道:“韩信,你是如何回营?”

韩信道:“那老人有备快马两匹,其中一匹赠与臣下,另一匹则交给了嬴栎。”

“那秦人去了何处?”范增问到。

“臣下不知。”韩信回到。

“韩信,你既然知道他身受重伤,理当立即追击,缉捕回营,你这样无端放走此人,视军令何在?”范增颇为恼怒,立即招进刀斧手要处置韩信。

此刻项籍阻止范增,他道:“亚父,处置韩信一事,此事自有本王定夺。”

但听项籍道:“韩信,嬴栎受创,所剩性命不过三月。普天之下,没有一人可以救之。”

韩信听罢,心中顿时忧虑重重。

项籍复道:“此事姑且不论。今日本王念你忠于职守,特准你恢复执戟郎中之职。你且本王身边听用。”

韩信道:“臣下谢过项王。”

翌日,项籍在军中传令,命左右将虞仲劫囚一事迅速隐去。楚军兵士们皆是归心似箭,这一路上闻项王不与追究,便逐渐将此事淡忘了。

韩信跟着楚军离开关中大地。他心中感慨万千。韩信虽然官复原职,然而他看出了项籍并非成就大事之人。这几日,他屡次向项王进言诸侯王分封一事。让他内心隐隐不安的是,华夏大地并未因为秦国的覆亡而得到太平。诸侯王们蠢蠢欲动,几乎每一个人都对分封之后的所得抱有不满。韩信看出天下有大乱之征兆,他曾向项氏提出,据关中,灭诸侯,而一统天下的建策。

然而,项籍因为有韩生之事,再次拒绝了韩信的要求。他自己向往的是以天下共主的身份号令诸侯,而不是像秦始皇那般建立集权的庞大帝国。他以霸主自居,睥睨天下,世人莫敢与之争锋。

韩信献策无果,无奈之下逐渐萌生了另投明主的想法。

就在今年四月的某一天,韩信忽然得知了楚军营中将要发生的一件大事。

韩信复为执戟郎中,自是有守护中军之责。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得知项籍准备处置义帝怀王。

这一天,大军正缓缓往楚国地界行进。从南方突然飞袭而来的快马隐隐鼓起了骚动。

那信使是来自彭城,他带来了楚怀王迁徙郴的消息。信使言道,楚国大臣们并不希望随义帝徙郴,而是愿意留在故土,等待大军的回归。这几个月来,大臣们以及义帝在途中停停走走,未能速迁。如今,义帝一行即将到达九江王英布所在的淮南地区。

项籍听完,顿时暴怒不已。他旋即召见范增,与其商议义帝徙郴之事。

韩信在帐外听见两人谈论道:“今义帝不愿速行,行路反复。诸臣于徙郴一事亦多有怨言,本王难断,亚父有何良策?”

范增道:“项王不必多虑,今义帝徙郴,所行不过百人,封地不过百里。舟车劳顿,风雨凄苦,项王可遣使者问藉,加派人马一路相送,义帝可安也。”

谁知项王听罢,勃然大怒道:“行又不行,还要本王遣人护送礼待,何以成事?”

范增一惊,他道:“项王,义帝当时与天下诸侯立约,方成反秦大业。若是项王不与礼待,天下恐滋流言耳!”

项王道:“礼待?本王率领江东子弟,披坚执锐,历经百战,风餐露宿三年方才率领天下诸侯灭亡暴秦,平定天下。芈心遥帝于南,可有何功劳?”

范增哀求道:“项王,义帝为人宽和,天下诸侯共尊之。又盖楚怀王之孙,为楚国之王裔,南方百姓多敬之。今大军回归楚地,项王怎能有杀义帝之心?”

韩信在帐外一听,心道:“项王杀义帝,楚国便由项氏所掌矣。”

项王道:“亚父,本王虽统领天下诸侯,然芈心终为楚国之主,不杀,彭城便有二主。亚父可记昔日楚国为救援巨鹿,芈心欺叔父战死,遂收我部兵马,任其心腹宋义为将。宋义怯战不前,若非本王当机立断,日后怎有灭秦之业哉!分封之时,本王善待芈心,另其及左右大臣同徙郴州,自安一方。然此人却与诸臣徘徊停滞,多有不臣之心,吾留之何用?”

范增苦谏道:“项王,义帝是昔日武信君与老臣合立,这才使楚地百姓归服。今日若追杀义帝,天下百姓如何看待项王?”

“亚父,本王号令天下,谁敢不从?叔父立他芈心,可知身后我项氏一族险被其亲信吞并,如此之人,本王如何心服?”

韩信听到范增语气变重,心中定然是万分焦急,他又道:“项王既可以容忍秦人剑客,又为何不仁待义帝?项王杀之无凭,日后定遭非议!”

项王道:“吾原本要与亚父共商此事,亚父既然不允,且让本王自作主张!”

韩信寻思:“项王先前踌躇,但亚将一再劝阻,与其意背道而驰。这样反而让项王下定了诛杀义帝之心。”

又听项王道:“亚父,你我情若父子,恩若同族,项氏并不亏待于你。如今之天下,能者而取之。芈心一死,楚国便有项氏所掌,届时诸侯来朝,籍昭楚国昔日之威,纵使庄王再世,吴子复生,也不能与项氏一争锋芒!”

言讫,项王召见方才的使者,立刻手书一封,印盖泥封交之曰:“将此书信传至淮南六县,九江王黥布亲启。”

信使接了**自是告退。范增呆立在原地,他问道:“义帝......项王是要命九江王诛之?”

项王道:“此事非黥布而无第二人选。”

范增叹息一声,遂告退。

韩信此刻见到项王慢慢步出大营,他在范增离去的方向伫立良久。最后拂袖而去。

韩信听了君臣两人一番对话之后,遂下定脱离楚军之意。项籍短见,枉杀义帝。他已经洞悉到天下诸侯即将因为失去名义上的共主而大起纷争。

楚营不能再留,韩信深思熟虑一番,决定离开此地,转投汉王。

是夜,韩信在营地里收拾了细软,带上那柄陪着他从故乡淮阴一路辗转至今的宝剑,离开楚营投往了汉中。

韩信离去的一事在军中传了开来。项王对韩信离去的行径颇为惊诧。他与项伯说起此事,言曰:“我已将韩信恢复原职,留于中军听用,为何半道之上无故而去?”

项伯倒是不以为然,他道:“项王,军中不过离去一位中军侍卫,未必能成大事。”他此刻想了想,又继续道:“营中项家子弟皆愿为项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只要项王驱使,我等定誓死辅佐项王,绝不会坠了我军威名!”

项王点点头道:“这三年来,多亏项家子弟亲随左右。我等从会稽一路打到关中。若无诸位叔伯鼎力协助,焉有本王如今之势?”

项伯趁机道:“项王,于......军中之机要......”他把话说到一半,突然间范增求见。项王打了个止住的收拾。召见了范增。

范增一见到项伯同在中军营帐之中,心中先有数分不悦。他也不看项伯,道:“项王,今日军中有流言四起,中军侍卫有数人出逃。”

项王摇头道:“非也,是执戟郎中韩信。”

范增想了想道:“韩信与那秦人多有交往,莫非是去寻找嬴栎?”

项伯此刻道:“亚将军谬矣,那秦人胜负重伤,一身性命所剩无几。韩信怎会离了大营前去寻他?”

范增冷冷说道:“左尹,中军侍卫无故逃匿,此事本就极不寻常。现今大军回归彭城,那韩信又本是淮阴人士,若是寻常来看,他与众兵士衣锦还乡,有何缘由要在半道离去?”

范增的一番质问让项伯顿时哑口无言。项王道:“亚父不必多虑,韩信先前与劫囚一事染有瓜葛,此番逃匿,多半担忧军法治罪。”

范增只得道:“项王,韩信既然逃匿。依老臣之见,营中各部将领还需约束人马,以免再生祸端。”

项王会意。范增便告辞出帐,着手处理此事。项伯待范增走远,话锋一转,接上次言道:“项王,军中机要,切莫授权柄以外姓。”

项王沉默不语,项伯继续道:“如今项王指挥楚国大军,威服华夏。然营中人马,尚未归项王统一节制。”

项王道:“叔父,此事尚需从长计议。本王与亚父同生共死,叔父怎忘巨鹿之时,亚父斩剑相助之事?”

钜鹿之战时,楚怀王芈心派遣心腹大将,宋义,与鲁公项籍,谋士范增率领楚国大军救援河北赵国。当时是,宋义为主将,项籍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大军行进至安阳时,身为主将的宋义停滞不前。项籍进曰:“秦军围困巨鹿,应当立即引兵渡河,楚军击其外,赵国应其内,必破秦军。然而,宋义却拒绝了项籍的意见,他希望保存楚国战力,待秦赵两方斗得两败俱伤之后,再举兵西进,一战破秦。宋义遂罢楚军兵戈,不战而停,饮酒高会。时天寒大雨,士卒冻饿,士卒多怨言。项籍为破秦军,解巨鹿之围,当下便决心杀宋义而自立。项籍在晨朝上将军宋义时,当即在军帐之中斩杀之。身为末将的范增立刻以统帅的身份支持项籍,故而诸将皆震服。范增旋即与诸将共立项籍为假上将军,又遣使者至怀王。怀王见心腹被杀,不得不立项籍为上将军,统帅全军。

项庄道:“项王,今日不同以往。范将军忠于楚国,然未必忠心于项氏......”

项王听罢,内心多有疑思。

范增既为外姓,多少有受猜疑。今次项伯进言,的确让项王开始正视外姓掌权一事。这其中,除了范增,还有钟离昧,龙且等大臣......

之后,项伯又多次“进谏”。项王优柔寡断,最后在项伯的撺掇之下,终于与范增日渐疏远。项王也开始对军中统兵之权重新分配。最后,楚营大部分军权,最后由其他项氏大将所领。

且说韩信脱离楚营,沿着秦国驰道一路前往汉中。但见这一路上荒无人烟,所到之处无不是残垣断壁,累累白骨。韩信心下不忍,自是感慨万千。

他快马一日行进三十多里,行进了曰二十多日之后,终于在子午道一带寻找到汉王大军的踪迹。原来,之前驻扎在灞上的沛公大军,是选择了杜县至子午道这一条道路进入汉中。韩信找到沛公大军之后,遂投入军中。

此时在沛公手下,其兵力不过三万。这支队伍之中的各部将官,大部分都是来自泗水郡与砀郡。沛公是来自泗水郡的沛县,从这里走出了樊哙,萧何,夏侯婴等军中的文臣武将。这些来自砀泗两郡的各部人马,都成为了沛公统帅部队的心腹。

之前经过武关之战后,沛公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同时接收了关中各地残余的秦国军马。然而,这一批好不容易聚拢起来的秦国士兵,随后又在鸿门宴之前被项籍收去。到了最后,沛公又只剩下了这一支三万人的老部队了。

韩信拜入沛公大营之后,雄心勃勃。他听闻沛公从谏如流,善任人才。便决心在此闯荡出一番事业。

韩信所要争取的,是沛公军中最高的职位,大将军。(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