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观道者如观水(1 / 1)

立道庭 猛虎道长 1030 字 2023-01-30

不是说杨尘予害怕那些枪炮打在自己身上,而是杨尘予发现,在战场之上,一股肉眼看不见的血煞之气正在不断壮大。这种来自于生灵死亡诞生的气息颇让杨尘予顾忌。血煞之气在道门正统经典内并没有涉及,倒是道外经藏中的《大成金书》里有过一些介绍。此物乃是生灵死去时血腥怨气所凝结,常见于战场之上,接触需慎,此物被大成金书列为三大污秽之物。血煞之气,九幽之水,罪孽业火。此三物,可污秽法宝,折损道基,足以让绝大多数的炼气士望之却步。相对于血煞之气来说,九幽之水,罪孽业火倒是很不容易遇见,毕竟那九幽之水来自于黄泉地府这类四方,而罪孽业火也差不多。倒是血煞之气比较常见,相对于血煞之气来说,那些什么女人大姨妈之类的污秽之物就弱爆了。杨尘予看着那一团在战场上随着死人而不断扩大的红色云雾,脸色多少有点怪异。这还是自己第一次见到这类事物,也能够感觉到这血煞之气对自己带来的威胁,在国内可见不到这种东西的。就算是死个把人根本就没法产生血煞之气。看来这片战场上死的人不少,杨尘予没有去管那些相互杀戮的土著士兵,而是躲在一旁,引来地火,用一块地上的石头炼了件法器,随后捏了个法决便将这石头法器朝着那片血煞之气射了过去。这石头法器很简单,就是能够引发一场不大不小的爆炸,若是论威力,应该与一根普通雷管差不多。杨尘予既然遇到了这血煞之气,自然便想要研究一番。那块石头法器飞射过去,由于体型很小,倒是没有引起交战双方的注意。在杨尘予眼中,石头很快便射入到那血煞之气中,但片刻之后,石头一顿,随后杨尘予附着在其上的灵光黯淡了下来,石头法器根本没能爆炸便好似普通石头一般一头栽了下去,无声无息。就在这时,杨尘予脑中传来一阵警讯,不好!有变故!杨尘予翻身骑上骆驼,随手将九鸦钟丢在了原地,也不顾掩饰身形,驱使着小黄便急速朝着战场之外冲去。那些正在交战的土著士兵见到突然一头骆驼出现,举枪便射,但还没等他们扣动扳机,那头骆驼便已经跑得无影无踪。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倒使得交战双方停止了交火,他们根本无法理解怎么会突然跳出一头骆驼来,并且这骆驼速度如此之快,几乎都要赶上一架直升机了。他们还以为是神明的震怒预兆,在这些战乱地方,神明太多了,有的是真实存在过的神祗,而另外更多的则是统治者们的愚民手段。对于那些土著士兵的惊愕目光,杨尘予可没有心思去理会,他一边驱使小黄急速离开,一边则是用神目查看着那血煞之气的动静。自己那块石头法器好似触动了什么,就在自己跑出战场之后,那团血煞之气便朝着自己之前站立的地方扑了过去。当然,如此之慢,自然是扑了个空,不过杨尘予丢下的九鸦钟却放出九头火鸦,拼命阻挡那血煞之气的侵蚀,好一阵子后,血煞之气被火鸦释放出的火焰烤干。待到杨尘予悄悄返回战场收回九鸦钟后,神念在钟内略微一探,杨尘予背后冒出了一些冷汗。看来这血煞之气倒是有些门道,仅仅只是凭借自己在法器上留下的灵光,就能够扑向自己所在的位置,这有点类似于一种瘟疫了,能够顺着法力延伸的方向蔓延过去。更让杨尘予有些惊异的是,九鸦钟在血煞之气的侵蚀下,基本上处于半废状态,里面内蕴的九头火鸦都奄奄一息,这可要花费自己好大一番功夫才能够恢复。不过从这一点来看,杨尘予对于血煞之气的担心倒是减弱了不少,看来这火焰对于血煞之气有着消磨的作用,只要不被血煞之气直接侵蚀到**之上,自己倒不用太过于担心,免得畏手畏脚。随后,这片战场之上的血煞之气就变成了杨尘予的试验品,除了火焰之外,杨尘予还分别测试了雨水,沙暴,雷电等等手段对血煞之气的影响。在忙活了大半天之后,杨尘予倒是得出了结论。雨水,沙暴对于血煞之气基本上没有削弱的作用,倒是雷电给了杨尘予惊喜,仅仅一个雷霆落下,战场上凝聚的血煞之气就被削弱小半,连续三个雷霆在战场上空炸开,那一团红色云雾便被驱散得一干二净。杨尘予看到这里笑了,看来东方天庭以雷霆压制天下妖邪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事情,这雷霆至刚至阳,破邪去污倒是天然的克星。有了这份了解,初见血煞之气的忐忑在杨尘予心中荡然无存。杨尘予这心算是安定了,不过那些在战场上交火的土著士兵就傻眼了,无边的恐惧笼罩在他们心头。今天是怎么回事?下雨也倒罢了,怎么还卷来了沙暴,还有雷霆不断落下,难道真的是神祗震怒了么?到了最后,这场战斗虎头蛇尾的结束,就连双方指挥官也不敢继续战斗下去。当然这仅仅只是两天之前所发生的事情。随着深入草原,杨尘予也尝试着与这片天地的天道接触,不过在略微尝试之后,杨尘予便停止了这种试探。这里太混乱了,战火连连,天道原本就是这片天地万物的聚合,世间乱,天道自然也乱。而这个天道之乱并不是如同人间一般战火连连,而是一种呈现出混沌的形态,火风水土化为混沌,杨尘予可没有那般实力能够让这样的天道沉淀下来,按照自己的意愿转动。由此,杨尘予也可断定,这片草原上之前或许存在着一些神祗,不过现在嘛,应该也如同沙漠之神多兰尼不存于世间了。“观道者如观水,以观沼为未足,则之河之江之海,曰水至也,殊不知我之津液涎泪皆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