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2章 女装部(1 / 2)

临高启明 吹牛者 1667 字 2023-02-17

陈霖原本打算把主要时间放在绸布柜台上,看看临高本地的织物行情。没曾想一进这百货商店便被眼前的光怪陆离的情景吸引住了,情不自禁的随着人流走马观花。把柜台货架逐一看过。

他挤挤挨挨来到一座圆形木柜台下,这柜台却稀罕,不但没有任何货物售卖,尺度更高,竟和当铺的柜台差不多--亦和当铺一般,装有木制的栅栏,莫非这是当铺?只是这柜台里没有唱票的声音,却只是时不时的发出叮当的声响。

正疑惑间,忽然脑袋上刷的一声响,抬头看去,却是一个护书一般的物件挂在铁丝上,呼啦一声,从铁丝上呼啸而过。顺着铁丝望去,只见以这圆形柜台为中心,犹如蛛网一般凌空悬着几十道铁丝向四处放射开,将周围的各处柜台和这里起来连接。

再仔细看,这样的圆形高台在店内还设有两座。这三座高台沿着店铺的中轴线依次等距排开。

陈霖稍一琢磨便知道了:这是账房桌子所在。店铺经营最忌伙计直接过手银钱,澳洲人也不例外,留心看柜内伙计售卖,都是开具账条,然后将收到的钱票与账条装入票夹,挂上铁丝,用力一推送出。须臾账台返回,伙计将票夹取下,取出账条和找零与货物一起交给顾客。

他家世代从事工商,年纪虽小,阅历却是不少。马上就明白这个“铁丝蛛网”的好处。大商家防范伙计“飞货”“飞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集中收款,凭单发货。他听父亲说过,苏州有几家大型的南北货行就是这么办得。但是象这友谊百货这么大的商铺,需要增加很多人手来回跑单。这个“铁网”省时省力,虽说不上有多高深的地方,心思却很巧妙。

澳洲人果然有能人。陈霖心想,其实仔细想来,澳洲人的“奇技淫巧”固然很多,但是他们带来的新方法新思路更多。有些也不是他们首创,但是他们总能比前人做得更周到,更高明。

澳学果然深不可测。

在店内转了一圈,没有发现卖织物的地方,问了伙计才知道:要上二楼。

李梅在具体设计的时候花了很多心思。这友谊百货公司不仅外形是复刻旧时空的县级百货大楼,在布局上也基本按照传统中国商场的模式来进行布置。只是本时空的商品数量和消费能力十分有限,在品种和规模上只能算是具体而微。

一楼是高频消费的商品,也就是所谓的“快消品”;二楼布置的是服装鞋帽和各类纺织品,布局也比一楼要疏朗,宽敞明亮可以供顾客试穿比较。三楼销售的贵重商品,如名烟名酒、珠宝首饰、钟表、皮具等等。消费的人群少,人流量小,可以让目标客户群体从容挑选比较。

这种布局从旧时空从民国时代的近代百货商场开始,一直延续到了新世纪。无数中国城市的商场都是复刻这样的布局。只不过随着规模的增大和时代的发展,又增添了家具、家用电器等等商品。

陈霖沿着宽敞的楼梯登上二楼,二楼的净空高度没有一楼那么高,但是窗户多,货架和柜台也没有那么的密集,顾客也少了许多。一上去便觉得眼前一亮。这里的环境可比下面强多了。

友谊百货的二楼,成衣是最大的销售类目,几乎占去了二楼的一半面积。本时空原本不存在成衣制造业。不论穷富,穿衣要么家中女眷自制,要么请裁缝缝制,并无批量化制造的体系。便是需要大批生产的诸如军队的战袄、官员的公服,亦是成批发包,零星制作的模式。元老院登陆之后才用带来得设备建立了第一个服装厂,为士兵、劳工批量制作制服和工作服。后来又开始为元老制衣,渐渐地才将购置穿着成衣的风气在归化民中推广开,再逐步扩展到普通百姓中去。所以这里的成衣柜台立刻引起了陈霖的浓厚兴趣。

成衣店,他在广州的大世界里看到过。印象并不深刻。因为大世界的成衣店售卖的对象主要是北上支队的归化民干部和眷属,还有就是在本地招募的新归化民工作人员。商品的类目突出“实用性”。除了“澳洲内衣”比较特殊之外,陈霖在成衣店里看到的全是乏味的“制服”,无非是材质和料子不一样,款式几乎一模一样。

当然,要说大明的衣装,款式上也没什么新鲜的。但是至少花样、纹饰、颜色更丰富多彩。较之澳洲人的黑蓝灰白一统天下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然而友谊百货的二楼服装部颠覆了陈霖对澳洲服装的印象。这里陈列的服装款式之多,颜色之繁复,花样之新奇,完全超越了陈霖过往对“衣服”的认知--尤其是女装,“原来这衣服还能这么做!”

澳洲人卖服装极重“展示”。各式各样的服装被固定在展示板上,悬挂在衣架上,套在木制的人俑上--后者他每次看到都有些不适。虽说这些人俑完全是“写意”的,没有头发,也不存在五官,但是身体轮廓却十分地的逼真。

在陈霖的认知里,木制的人形俑要么是随葬的明器,要么是寺庙里的神像,这么堂而皇之的套上衣服摆在店堂里展示,多少让他心理膈应。

这大约也算是澳洲人的“海外奇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