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多了一张嘴巴吃饭,这个本来就不怎么富裕的家庭,日子更是过得紧巴巴,尤其是这个孩子也开始上学之后,家里开销大幅度增加,入不敷出让两个大人愁眉苦脸。
后来经过协商,认为女孩读那么多书也没用,便想让老大辍学去打工。
老大一脸平静的接受了,只是提出了一个要求,要去学一门手艺。学手艺要拜师傅,也要交学费。
老先生本来就觉得亏欠了老大,虽然手头紧,当即就咬牙答应了下来。
大女儿便背着一个小布袋去了一个技校,几个月后便进入社会打拼了,虽然她表面上很平静,但心裏对父母不是没有怨恨的。
有了大女儿的贴补,日子没有那么紧张,他们倒也过了段舒心日子。只是好景不长,没几年,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他们的儿子去池塘玩水,却因腿抽筋溺水而亡。
丧子之痛对夫妇俩来说,真是巨大的打击,尤其是老太太,她的情绪非常的不稳定,变得非常的暴躁,逮着一点小事就能吵得天翻地覆,有事没事拿丈夫和女儿撒气,还动不动就哭泣。
老先生能忍耐,也能放下身段去哄老太太。但是小女儿却不是那么能体谅母亲,她正是在叛逆的年纪,觉得自己的母亲在为难自己,让她活的水深火热,很不快活。
她甚至想着自己也不要上学了,跟着姐姐去外面打工,可能会辛苦,但最起码能自由自在,总比呆在家里被母亲折磨来的好。她给她姐姐写了一封长长的信,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愿望。半个月后,她收到了姐姐的回信,姐姐并不同意她放弃学业,因为在社会上拼搏的她,深刻的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她鼓励妹妹好好学习,只有这样将来才会过上好日子,同时也表示,她绝对会支持她,让她不要担心钱的问题。
有了姐姐的支持,小女儿各方面都比姐姐要幸运,但是她跟母亲、跟继父之间的隔阂也变得深的可怕,所以和父母的相处模式也是十分的冷淡,不像她与姐姐之间那般亲密。
随着时间的累积,年岁的增加,孩子们都长大成人,有了各自的家庭,她们嫁的都很不错,彼此的老公都很疼爱她们。老太太也逐渐从打击中走了出来。到现在,两个女儿的小孩都已经成人。十数载的人母生活,经历了许多的事情,想事情也更为全面,已经能体谅到做父母的心情,对老太太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会给母亲买衣服,会给她家用,也会带母亲外出吃饭,或是出门游玩。
对于老太太来说,这样的日子真是从未有过的快乐和满足。可是突然发生老太太遭遇死劫的事情,简直是晴天霹雳。
老太太舍不得,一直以来她对自己与孩子的相处很通心难过,更多的是无奈和遗憾,好不容易可以和孩子共享天伦,怎么可以这样离开?
她虽然口里安慰老先生,但是心裏矛盾重重,那一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辗转难眠,流了一晚上的眼泪。
后来,他们家里来了一个人,找老太太单独谈了一次之后,又找上了老先生。
他告诉老先生,“你的妻子犯了死劫,必死无疑。但我正好掌握了死劫转移的方法。”另外他又带着邪笑,用不还好意的语气说道,“而你的太太同意将她所犯的死劫转移到她的丈夫,也就是你的身上。”然后这个人问老先生,“你甘心吗,你怨恨吗,被你的妻子这样对待,如果你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我可以满足你,不让你的妻子得逞。”
老先生心裏震惊,被与自己相濡以沫的老伴背叛、抛弃,又怎么可能不伤心,这种感觉就好像被人活生生剜了一块心头肉一般,他甚至有些生不如死的滋味,觉得活在世间已经没有了意义。
而且他也着实不忍心自己的妻子面对死亡,她还年轻,比他整整少了15岁,她心中的苦与期盼,他一直都有看在眼里,看到她因与自己孩子改善关系,终于能露出开怀和真心的笑容,他也很高兴,也无比的欣慰。
不管怎么样,他还是不想看到自己妻子难过又容忍的面容。
想了很久后,他终于得出了结论。
想明白之后,最终老先生对那个男人说,“你就按我太太的意思作罢,如果你真有本事的话。”
那个男人听到老先生的回复之后,很快便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