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节 捷报频频(2 / 2)

砺刃 闪烁 2120 字 2个月前

飞行过程中,护航战斗机前出了大概100公里,并且一直在5500米的高度上飞行,24架战斗机分成了2个大编队,这与以往阿根廷战斗机的战术一样。同时,杜冰锋与赵隼鹰也没有想过要避开英国战舰的雷达,他们的任务就是把英国战斗机吸引过来,压着敌人打,为后面的战斗机创造进攻的机会。

紧随其后的攻击机群则将高度控制在了2000米左右,在距离英国舰队所在海域大概350公里时,飞行高度降低到了500米,在发射导弹前飞行高度还将继续降低到200米以内。换句话说,这些攻击机采用的全是超低空突防战术,虽然老套,但很管用。

这次,英国舰队的战斗机仍然“如约而至”。其担任防空警戒任务的驱逐舰发现了靠近的机群之后,立即就发出了警报,担任舰队防空巡逻任务的10架F-35B立即扑了上来,同时,停在航母飞行甲板上的6架F-35B也紧急起飞。此时,英国舰队能够投入战斗的就只有16架F-35B了,在上次空战中返航的2架F-35B都受到了严重损伤而无法继续执行作战任务。

刚一交手,英国飞行员就发现了问题。这次,杀来的那些阿根廷战斗机在发射了中程空对空导弹之后,不但没有立即转身加速逃逸,反而加速逼了上来,并且在“流星”导弹射到前几秒钟做出了大过载机动规避动作,避开了导弹的攻击,随即又开始加速飞行,以恢复战斗机的动能与势能。显然,对方是想进行格斗,而不是撤退!英国飞行员也都毫无畏惧的迎了上去,准备与来犯之敌进行最后的决战。

格斗是空战中最为残酷,也是最为精彩的部分。这就好比是步兵在战场上拼刺刀,好比是用匕首与敌人厮杀一样。虽然在雷达技术提升,中程空对空导弹的性能提高之后,大部分空战都是在视距外展开的,但是当双方势均力敌,当双方都渴望获得完全的胜利时,格斗仍然在所难免。

第一个照面,就有3架F-35B被揍了下来,算上之前在超视距空战中被击落的4架,现在第一批投入战斗的F-35B就只有3架了。这时,英国飞行员发现,这次的阿根廷飞行员几乎将F-10AⅡ的机动性能发挥到了极限,而且很清楚F-35B的弱点,知道该怎么利用自己的长处对付敌人的短处。这下,英国飞行员头大了,而且知道遭遇的是敌人最优秀的飞行员。天空中,3架F-35B左冲右突,不是在攻击敌人,而是在避免被敌人给揍下来。

到第二批F-35B投入战斗的时候,这3架F-35B已经被击落了2架,其中就有1架是被杜冰锋干掉的,而且是被杜冰锋用F-10AⅡ的航炮给揍下来的。要怪,就只能怪美国人没有给F-35B安装固定航炮。杜冰锋并不知道,他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录,即第一次在实战中用航炮击落F-35B。这也是自海湾战争之后,空战中第一次出现用航炮击落战机的战例。

虽然新赶到的6架F-35B用中程导弹干掉了5架F-10AⅡ,自己只损失了1架。但是此时天空中的F-10AⅡ还有17架,而F-35B就只有6架了。一场完全不对等的战斗,本来F-35B在格斗中就不比F-10AⅡ好多少,数量上的巨大劣势很快就让英国人陷入了绝境。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已经击落了两架F-35B的赵隼鹰带着他的僚机迅速撤出了战斗。他们还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用战斗机上的火控雷达确定英国舰队里各战舰的大概位置,然后利用战术数据链将信息发给后面的攻击机,这样攻击机才能够在发射导弹前,为导弹设定好基本弹道,以达到饱和攻击的目的。而这一技术阿根廷飞行员暂时还没有掌握,必须要由赵隼鹰他们来做。

这个时候,杜冰锋已经取得了他在这场战斗中的第三个战果,一架F-35B硬是被他逼到了低空,慌乱之中,英国飞行员想利用F-35B的升力风扇做垂直机动,摆脱咬尾攻击的杜冰锋,结果风扇吹起了大量海水,导致发动机吸入过量海水,功率迅速降低,结果飞机的升力低于飞机本身的重量,战斗机一头栽到了大海裏面。当然,后来经过反覆确证之后,这架战斗机仍然计算在了杜冰锋的战果内。也就是说,3天时间,2场空战,杜冰锋就成了这场战争中第一个战果达到了王牌标准的飞行员。

赵隼鹰只用了2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他的工作,F-10AⅡ的相控阵雷达有多种工作模式,其对海探测能力并不差,而且可以同时确定多个目标的位置。赵隼鹰锁定的正是舰队里的那4艘防空驱逐舰,以及还在200多公裡外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只是因为太远,所以无法获得航母的准确数据,只能确定大概的位置。

在赵隼鹰将火控数据发出的时候,携带着反舰导弹的攻击机群也到达了。此时,英国舰队的防空战斗机几乎被彻底歼灭,只有3架勉强摆脱了追击,躲入了舰队的防空网内。杜冰锋没有立即追击,因为接下来上台表演的不是他们,而是那些攻击机!

12架战机一直逼近到距离英国防空驱逐舰大概60公里的时候才发射了导弹,重点攻击的就是担任舰队区域防空任务的那4艘驱逐舰。而此时,这些战机距离英国舰队的航母也不过就只有有120公里左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