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意料之中(1 / 2)

戾太子 上山打老虎 1374 字 2022-12-11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许子期一番举荐,顿时使朝堂炸开了锅,根本不敢奢望内史一职的千石官们纷纷跟身边的同僚议论了起来,就连两千石们也都显得有些焦躁,唯有大将军陆抗与丞相刘安仿佛早就知道了一般,仍在闭目养神。就连被举荐的当事人——孟乡侯蒙尚也是一脸不可思议地盯着大殿中央的许子期。

蒙尚自从石头城破归降大周后,便一直谋求出任要职,太祖皇帝却一直冷待于他,身边的一干朝臣御史更是眼睛死盯着他,不停地打他的小报告,一副副势要将他弄死的样子。直到今上继位后,蒙尚被任为车骑将军,这样的状况才好了一些。

蒙尚早已不是当初石头城的年轻守将,在朝堂之上十几年,为了应对来自各方的攻讦,短短几年时间,蒙尚就熬白了头,不到五十的年纪,看起来就像年近六十一样。如今的他早已看清了自己的处境,尤其是被任命为车骑将军后,蒙尚兴冲冲地跑去大将军府上任,却发现自己早已被安排架空,自己的大将军的主要副手一职不过是一个虚职而已。

蒙尚知道自己的原罪,一是曾抗拒天兵,二是杀了杨白,三是自己是南方士族代表,不被北方士族待见。今上虽然只给了蒙尚一个虚职,却也使得自己不再受满朝攻讦,蒙尚心里还是很感激的。如今许子期居然举荐自己为内史令,难道今上准备重用自己了?蒙尚下意识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

“陛下不可!”正当蒙尚苦苦思索天子的用意之时,一位秩比两千石大员离席拜道。众人纷纷将目光投了过去,此人体形富态而长须,乃是宗正少卿杨绍,虽无封爵,但却是陕县杨氏族人,与天子乃是同族。

“孟乡侯从未主一方之政,恐难当此任,京畿三辅之政事关我大周国运,万不可疏忽,伏惟陛下明鉴!”杨绍以头贴地,继续说道。

“杨少卿此言差矣!若以孟乡侯为内史令,只消无为而治,内史各曹各司其职,必无疏漏,可保三辅之地繁荣如初。”许子期反驳道。

“若如太傅之所言,朝堂之上何人不可为内史令?太傅何独荐孟乡侯?”杨绍仍跪在地上,但却直起上半身,眼睛望着许子期争论道。

“京畿三辅豪强众多,局势复杂,内史令一职非刚毅冷静之人难以胜任也!朝中两千石者唯孟乡侯性刚烈,善谋算,为官清正无犯,太祖皇帝亦曾赞孟乡侯曰,尚果敢刚毅,不畏强权,临危不乱而能谋局者止尚一人耳。是以老臣举荐孟乡侯为内史令。”许子期直接把太祖皇帝的话抬了出来,可是这话不过是太祖皇帝杨辛当年为了收买人心,在石头城说出来违心话罢了,否则怎么会一直不肯真的重用蒙尚。

杨绍被许子期这话给噎住了,他哪里敢反驳太祖皇帝的话,可若是顺着这话说下去,岂不是遂了许子期的意,证实了孟乡侯蒙尚为内史令的合适人选。有几位本打算声援杨绍的重臣听见这一番话,也暗自按捺下自己的跃跃欲试,安静地思考着该如何反驳。

坐在丞相次位的大司空张温缓缓睁开了双眼,看了一眼许子期与杨绍一眼,不紧不慢地离席向杨宏拜道:“陛下,太祖皇帝慧眼识人,孟乡侯刚毅而善谋,若为内史令,必可如许内史所言,只是臣有所虑,不敢有瞒陛下,望陛下圣断。”

“大司空免礼,朕恭闻大司空之言。”杨宏早已回到龙座之上安坐,此刻见亚相张温开口,便抬了抬屁股,身体微微前躬以示尊敬,天子冠冕上的十二旒随着杨宏的动作微微地晃动。

“臣惶恐!”张温依言站起身来,右手竖起三根手指道,“臣以为孟乡侯虽有大才,然任之以内史之职却有三大难。”

“愿闻高见。”杨宏面带微笑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