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黄兴十三年八月十一,吴国国都广陵城迎来了一次人口流动热潮,大量百姓纷纷涌入广陵,其中绝大多数是来自吴国各地,也有一小部分是来自吴国之外的天下郡国,甚至还有极少数人,是专程从关中赶来的。
这些人大多数是寒门子弟,来到广陵的目的,是参加在广陵举办的吴国算学院招生考试,当然,其中也不排除一些对算学感兴趣的士族子弟。
算学院学子的名头对于士族子弟没有什么吸引力,但是对于大多数寒门学子来说,可以说是非常优渥了,除了保证最基础的衣食住行以外,每岁考核为优者,还能获得一百钱到五百钱的奖赏,若有人能有一文载入《算学册》,更是奖赏不菲,甚至还有可能直接成为算学院的教授。
最令寒门子弟心动的是,去岁吴国明算科的举子名额几乎都被算学院的学生霸占了,而且都是位于前列,后边的少数名额流落在外,不是因为算学院的学生考不过,而是算学院学生参加明算科科考的就那么多人!
起初的时候,许多算学院之外的治算经者对这个结果十分不满,认为算学院再怎么厉害,也不至于不少人甚至亲自跑到算学院来“砸场子”,但是令他们绝望的是,他们连算学院教授的面都没见到,只区区几名学生露了个面,就让他们一败涂地,灰头土脸地离开了算学院。
这意味着,算学院的招生考试成了明算科的入门考,只要通过了算学院的招生考试,基本上就确定了明算科的举子身份!
而且依照情况来看,算学院学子的算经造诣,几乎都能称得上算学大家,长安终考中榜的概率想必也不小,所以才有许多来自其他郡国的人慕名前来。
大家都在拭目以待,等着看今年九月长安终考的明算科,算学院出身举子们成绩如何,若算学院出身的举子们都能中榜,想必算学院在全天下又能兴起一股新的热潮。
当然,虽然有那么多人向往进入算学院,但是算学院的招生名额也是有限的,按照登记的籍簿来看,参加考试的有数千学子,但是算学院却只招八百人,有许多学子注定最终要黯然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