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杨毅也并不禁止将这些技术传到吴国之外的其他地方,甚至还借用了顾语风等文社,以及墨学院一些行脚工匠的的力量,将这些技术传播到了吴国之外。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杨毅的自我营销,由于这一系列政策,杨毅这个“贤王”的名声早已传遍的江南大地,甚至还有几位御史和州刺史因此上书参劾过杨毅,说他收买民心,似有异心,但是长安如今正在忙着别的大事,却是没空理会这些风闻奏事。
除了农业技术的推广之外,印刷等技术的推广自然也不能延后,像雕版印刷这样的技术,与农业技术不同,是不适合以公家的名义进行推广的,反倒用商业推广更加合适,这时候“扣押”下来的,吴氏的那一份得利就体现出了它的价值,杨毅想都不想,就直接“裹挟”了吴氏,上了技术推广的大船。
印刷雕版首先就是雕版的工作,这也是前期投入巨大,且盈利空间不那么明朗的项目,要是直接跟吴氏商量,不知道又得费多少口舌。
然而这一次杨毅只是叫身边的散骑侍郎吴宇去通知了一声,吴氏便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尤其是吴王摆出来了一副十分明显的“无赖”态度,反正这钱是花的你吴氏的,你要是不肯认也行,那之后的利润我吴王就不客气收下了,至于你们的钱,就先欠着吧。
如今他们吴氏这一大笔钱都捏在吴王手里,就是他们不想去做,也拒绝不了,只好一边“谢恩”,一边吃下吴王赐给的“苦果”。
不过话说回来,吴氏上下虽然大多钻到钱眼儿里去了,但也不是没有眼光长远之辈的,譬如家主吴宗等吴氏族中掌权的数人,就对墨学院鼓捣出的这一堆技术非常感兴趣,如果不是他们力排众议,被吴王摆了一道的吴氏,恐怕也没那么轻易服软罢休。
一切不在话下,墨学院这一年来所做出的贡献也令得杨毅欣喜异常,于是将所有推广事宜布置下去之后,杨毅再次大笔一挥,下令每年多给墨学院拨付五千万钱,正式开启了点亮科技树的种田模式。
喜欢戾太子请大家收藏:()戾太子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