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黄兴十四年六月下旬,所有人都在关注着的襄阳驻兵一事终于有了结果,六月廿一朝廷下诏,将从边军抽调出来的十万精锐大军从司隶迁往襄阳驻扎。
经过三天的动员工作后,十万大军于六月廿四正式从左冯翊出发,往襄阳方向奔去。
于此同时,主将人选也终于有了定论,正如传言所说的,领兵主将乃是高乐侯、虎贲中郎将陆浩,不过监军人选却不是大伙儿之前猜测的宗正杨奇,而是一名不知名的大司农署的典军吏。
这样的搭配到是有些令人惊奇,相较于宗正杨奇甚至太子亲自监军,来个典农吏就显得不那么严肃了,给人的危机感也要小上许多。
甚至已经有人开始怀疑了,天子命这十万大军驻兵襄阳是不是另有目的,而不是像之前传言的那般,是专门为了清理南方士族而来的。
然而在愈演愈烈的对抗情绪下,这些许的理智的分析没能激起半点风浪,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襄阳,一旦情况有半分不对,恐怕许多人都会拼死抵抗。
襄阳受到许多关注,身为襄阳郡守的徐佩也是感到压力倍增,每天都有辖县上报,说其境内多出了许多人口,询问是否要进行必要的处置,仔细一算各地上报的数额,襄阳境内比其平时,竟多出来上万人!
徐佩将这些相关的公文都雪藏了起来,就当是不知道这件事一样,甚至心里头还在暗骂这些上报的县吏们愚笨不知事,这个时候突然大量涌入不明人员,用屁股想都知道,肯定是各地卿士们派来的探子,专门为打探襄阳驻兵详情的,如果他把这些人都赶走了,岂不是要得罪南方的诸多同僚了?
徐佩虽然没胆子跟那些激进的人“同流合污”,但也不敢把同僚们得罪个遍,他也是南方士族的一员,徐氏扎根襄阳数十年,可不能因为一时的莽撞,把自己根基给毁了。
当然,他也不可能会去帮这些旧日同僚们抵制朝廷派驻的十万大军,襄阳郡兵和诸县守备加起来也不到万人,就算真要硬抗,估计连三五日都守不住。
就在众人目光注视之下,徐佩经过了焦急的等待,终于在七月初,等到了大军入境的消息,七月初八,在高乐侯、虎贲中郎将陆浩的率领下,十万大军终于抵达了襄阳城郊。
荆州刺史陈去疾亲自来到襄阳,在荆州都督王式与襄阳太守徐佩等人的陪同下,率领着荆州上下大小官员,在襄阳城北郊三十里处迎候大军。
这位刺史虽然取了“去疾”这么个十分平民的名字,但也是百分百的士族出身,是荆州大族,南郡陈氏的庶出子弟。
这位陈去疾的晋升之路跟寒门也差不了多少了,他本只是陈氏的一个卑贱奴婢所生,能有今天都是凭着自己的努力,他的励志奋斗史都可以单独写出一本杂文小说了。
不过即便他是凭着自己坐上了荆州刺史的位置,也并不代表他不能使用陈氏的资源,反而正因为他成了刺史,所以他这一支反倒成了陈氏的嫡脉,陈氏所有的资源都掌握在了他的手中。
在陈氏的帮助下,陈去疾凭着自己的绝佳手段,对荆州的掌控达到了历史之最,几乎是有了一言九鼎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