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萧涯大费周章,就真如他自己所说,只是为报失其王位之仇的话,杨敖是无论如何也不信的,然而他命人暗中调查了萧涯许久,却始终不曾发现什么可疑之举。
虽然暂时放弃了对萧涯的调查,但这一大隐患可以说一直都在杨敖心中,如今过去许久,又听蒙伯如提到此事,自然不会显得轻松。
蒙伯如见杨敖将自己的话听进去了微微一笑,随即继续说道:“吴王自辞大王之后,便拜上奏疏一道,建言天子另以平和之法缓图之,又说以江南谣言之乱,这才使得天子回心转意,只是其意已达,天子又怎好收回成命,这才改屯兵为屯田,却仍驻襄阳,故有如今之事……吴王探知长安消息之后,心知谣言难息,便命郭奉言来彭城,郭氏与彭城士族同出一源,又与楚国曹内史同窗,吴王知其必能助大王脱难。”
稍稍一顿,蒙伯如又说道:“大王若不信,可命人往长安探听,亦可召郭奉言相问,事乃如此,大王仍以此为破绽耶?”
杨敖闻言默然无语,蒙伯如都这样说了,就肯定不怕他去调查,这样看来,果然是他“强说破绽”了。
更令杨敖惊讶的是,杨毅着实是拿住了天子的痛处,真正说到了点子上,却是比他之前所想的说辞要好得多了。
细细想来,天子既然准备派兵到襄阳,就摆明了不怕南方各郡闹事甚至反叛,甚至还可能会希望有人叛乱,因为这样一来天子就可以一举铲除叛乱之人,比渐渐削弱要省事得多了,
各郡士族如今都是“各自为战”,没有人有足够的威望和合法性来将这群自命不凡之人统御起来,他们相互之间势力相差不大,想要在权力之中形成平衡,再建立起信任谈何容易,若是没有平衡和信任,就算人数再多,也只是没有主心骨的乌合之众。
然而宛侯萧涯却是一个有可能将这群乌合之众统一到一起的人,伪梁皇室的出身,梁帝孙子的身份,使得萧涯完全有能力暂时压制住各郡士族之间的矛盾,吴王以“有人散步谣言”来委婉劝诫天子,果然是戳中了天子的心,这种找关键点的本事,杨敖也不得不服。
见杨敖的模样显然是要被说服了,蒙伯如连忙“乘胜追击”道:“吴王并无擅夺大王境中矿山之意,卑臣所以请命至彭城劝说大王交付矿山,非止为尽吴臣之责,亦为大王计也。”
果然,他这话一出口,杨敖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了过来,蒙伯如当即解释道:“吴、楚,唇齿相依也,今吴王念及伯侄之情,又虑唇亡齿寒之意,故多费心力为大王解厄,大王若不相酬,吴王即便嘴上不说,心中伯侄之情也难免受损,日后再有事故,可就未必有如今这般用心了,大王之楚,故伪梁之要地也,若宛侯果有异心,楚国必然首当其冲,大王以油水之不相容,自绝于吴王之交,失一臂助,恐独力难支也。”
蒙伯如的话果然很有道理,这三座矿山放在他手里本就没有太大作用,若是不给反倒是伤了吴王的心,不管萧涯是不是真有异心,若吴楚相背,还真是给了萧氏余孽可乘之机,不管是对朝廷还是对他自己,都没有半点好处,只是听蒙伯如再次提到“油水”这事儿,杨敖有些脸颊发热,自己这点把戏确实是有些太幼稚了。
片刻的矜持之后,杨敖起身走到蒙伯如身旁,拉住蒙伯如的手,动容地道:“伯如先生之言,寡人拜服矣!寡人先既有言,那三座矿山,便交予先生了!”
喜欢戾太子请大家收藏:()戾太子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