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黎民之富(1 / 2)

戾太子 上山打老虎 1137 字 2022-12-11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突然之间听到老汉儿夸自己,杨毅哑然失笑,有些惊奇地问道:“老翁何出此言?吾闻吴王高坐庙堂之上,也不曾见有何恩惠施及百姓,为何福缘竟来自吴王处?”

老汉儿闻言可着急了起来,连忙挥了挥手说道:“公子可不能这么说,大王的身份哪里是能与小民为伍的,可不就该是高高在上的嘛,然而大王之心却常念我等黎民百姓,布下的桩桩仁政,都是为我等黎庶着想,我等也从中获了不少好处呢。”

杨毅仿佛还未褪去孩子气一般,眼神颇得意地与孟嫣对视了一眼,惹得孟嫣轻笑,随即又向那老汉问道:“吴王施了何种仁政,居然能得这般民心?”

老汉儿这才开始细细地审视眼前的杨毅,好一阵子之后方才疑惑地问道:“听公子的口音,莫非公子不是本地人?”

杨毅在吴国待了好些年,早就练就了一口吴语,不过毕竟是生长在关中,还是免不了带一些关中口音,不仔细的话听不出来,如今老汉儿一仔细打量,顿时便听出了怪异。

杨毅也不隐瞒,顿时便笑说道:“被老翁听出来了,吾乃关中人士,不久前才移居吴地。”

老汉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随即向杨毅竖了大拇指赞道:“世人都说吴语难学,公子来吴地不久就能练就一口吴语,果然是好本事!”

杨毅闻言便欠了欠身子以表谦逊,也不去多作解释。

“也难怪贵人们不知道,大王之政都是惠及我等百姓,贵人们怕是看不上的。”稍稍顿了顿,那老汉儿又道,“老汉儿家本在城外,有十五亩良田供一家老小生活,然十余年前,吴县遭了兵灾,田地毁坏一时不得耕种,为图生计,老朽只好把田地卖了,迁到城中靠捏泥的手艺活儿勉强度日,养活贱内与三儿一女。”

说到这里许是想起了过往的贫苦生活,老汉儿突然有些感慨地流出眼泪,看了一眼桌前的女儿红说道:“十六载前老朽幼女出世之时,家中缺粮,便是连酿这女儿红,也是省之又省,就是因为缺了这一口粮,贱内月子出了差子,落下了一世病根,便是家中轻活,也是做不得许多便要喊疼。”

杨毅愣愣地瞥了一眼杯中新倒上的酒液,刚才还未觉得,如今一回味过来,确实比起别家的女儿红要少了许多滋味,没想到竟然是因为穷。

似乎是怕热杨毅几人不喜,老汉儿连忙擦擦泪,露出一抹笑容说道:“老朽本以为,这辈子就这么过了,只是可怜我三个儿子穷苦,娶不得妻,可没想到大王一来吴国,便得了一桩喜事——大王命各县修路,又教各县交给富贾们动工,不得征发徭役,那些富贾为了抢夺工程,便抢着招募壮年劳力,老朽那三个儿子总算有了个谋生的去处。”

“短短一年多,老朽那三个儿子也都成了家,老朽这屋子也修缮一新,今日小女也找了一户好人家,老朽夫妇便是死了,也再无憾事了。”说着说着,老汉儿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盛,最后终于消去了泪水,只留下满面的欢喜。

“哦?老翁说的是修的那三条大道?这修路之事,至多也就这么几年的功夫吧,老翁就不担心,修完路之后,三位令郎的去处?”

老人家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不担心不担心,如今他们去修路,也算是学了门手艺,就算以后不干了,也能为贵人们家中修修小道,补补墙垣维持生计,更何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