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这一次风波果然没有波及到吴国,众多的不安情绪,在吴王杨毅的安抚下,很快恢复了平静,但是吴国之外,混乱还在持续。
无数的犯官全族被强制往北方迁徙,塞满了那几条通往北方的主干道,同样充塞道路的,是漫天的怨气和哭喊声,然而纵使他们又再大的怨气,也不敢对长安朝廷和天子有有什么怨言。
从彭城到荥阳的路上,一群蓬头垢面的人,木然地朝前走着,这群人被绑缚着双手连城一条长长的队伍,为了防止他们逃跑,每一个人脚上还缠着沉重的青铜制脚链。
他们接下来还有人生,但已经没有了未来,甚至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再没有了前途。
这一长条的队伍之中,就有刚刚被楚王杨敖擒获的项氏一族,除了项氏老家主项光因年迈体弱留在楚国之外,其他人都遵照诏令,迁往和陵居住。
项氏本来承诺了会放弃一切职务,只求换得家族平安,杨敖考虑了一番以后还是觉得让项氏留在楚国会有威胁,所以最终还是将项氏的大名报上了朝廷的“不法官吏”名单。
迁徙的去处——和陵就在长安周边不远,失去家族势力的他们在大周精锐京畿戍卫监视下,没有半点反抗的余地,不过长安的天子并没有将他们贬为城旦的意思,他们还能抱着一丝希望,到了那边能够过上普通百姓的生活。
当冬日的太阳斜照当空时,看守“犯人”们的刑曹吏眯着眼看了看天色,随即望向队伍后方,抬手高喊道:“午正!停步休息!埋锅!造饭!”
声音一个接一个地传去,花了近一刻钟才传达到每一个人耳中,又花了近一刻钟,整个队伍才缓缓停了下来,刑吏们这才一个个去松开他们手上的绳子,然后指挥着他们去埋锅造饭。
所谓午饭,也是很简单的粟米小粥,勉强能够使“犯人”们果腹而已,至于刑曹吏们出了粟米小粥之外还有辎重处分发的干粮和路过周边村落购买的一些肉干。
粟米小粥熟了之后,项氏的族人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漠然地用着午饭,周围的其他原士民们,都离得远远的,不肯靠近他们,项氏就算是已经沦为了“阶下囚”,还是那么不可接近,没人愿意去拿热脸贴项氏冷屁股。
然而不知何时,却突然有一人,偷偷地接近了项氏的“地盘,就在项氏老二项青的身边坐了下来,无视了周围项氏人的一切敌视的目光。
项青冷冷地瞥了那人一眼,便打算起身离开,他虽然桀骜不驯,但以如今形势,也没有必要因为一些“占地盘”之类的小事与他人起冲突,免得再造成什么对项氏不利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