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十六年四月中旬,在楚国待了近三个月的蒙伯如终于回到了吴国国都广陵,风尘仆仆的他来不及回自己府邸歇息,就匆匆赶往了王宫,与吴王杨毅相见。
“孤愿以为,太傅至少要五月暑热之时才会回来,不想太傅竟神速如此!”见礼之后,杨毅微笑着对蒙伯如说道。
楚王杨敖此前许下的诺言,要交给吴王来经营的楚国境内的两座铜矿和一座铁矿,这一回蒙伯如赴楚,就是要办这三座矿点的交接事宜。
这可不仅仅是矿山的归属问题而已,还有相关的人员调配,开采用工,利益分配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漫长的商议和谈判,蒙伯如可比原先预计的时间要快了很多。
蒙伯如哈哈大笑一阵子,随即答道:“若说神速,臣不敢当,不过臣确实早回来了一些,这都要归功于郭太守。”
“郭召?”杨毅有些诧异,“郭召此时正在丹阳,却并未随太傅赴楚,太傅缘何说郭召有功?”
此时正好有宦人上茶,蒙伯如便端起面前茶杯先喝了一口,随即答道:“此事说起来,源头却在大王身上,此前楚国内乱时,大王命召赴楚,正好救下楚王,这份情楚王不领可不行,而召与楚国内史曹然乃是至交好友,便与中美言,将功劳让给了曹然,因此使曹然得了楚王信任,这一回楚王相徐蕃受项氏之事牵连去职,楚王便让朝中鼓噪,命曹然接替了楚王相一职。”
说到这里,蒙伯如神秘一笑,然后才继续说道:“这一回楚国那边的主议之人便是曹然,曹然感大王恩德,自然不会刁难臣等,故臣才能在五月之前,便完成交接归来。”
杨毅闻言哑然失笑,蒙伯如话中的意思他听明白了,这个曹然肯定是事先知道项氏要搞事情的消息,但是郭召在告诉楚王的时候隐瞒了下来,却反说是曹然力主要来救他,曹然因此得了楚王信任,顺利出任楚王相。
如此一来,曹然自然不肯因为真相泄露而失去现在有的一切,所以对于知晓真相的蒙伯如就能让且让了,所以事情才会办得这么快。
“那太傅此次与曹然商讨,结果如何?”笑了一阵之后,杨毅便问道。
“臣急切入宫,便是欲将商讨结果禀报大王。”蒙伯如当即道,“此次与吴王相然所议,主要是两处铜山事宜,楚王欲使大王将铸币工坊建在楚国,并欲得楚国铸币之利三成。”
杨毅心中暗暗算了笔账,不由得轻轻皱起了眉:“太傅如何答复?”
蒙伯如笑了笑,随即答道:“臣代大王答应了,不过不是三成,而是四成!”
杨毅不由得将眉头再紧皱了几分,如果这样的话,算上将铜钱运回广陵的巨额运输费用,他能得到的利润可是少之又少了,恐怕连四成都拿不到,而他还要花费一笔钱在楚国建造铸币坊,相比吴国的几座铜矿,这都可以算是赔本的买卖了。
不过杨毅知道,蒙伯如这样安排,肯定是没有将目标放在钱上,而是另有目的,于是便征询般看向蒙伯如,等着蒙伯如的解释。
蒙伯如见了杨毅的眼神,眼中顿时闪过一丝赞许之色,随即淡淡一笑说道:“臣所以更以高利付与楚王,是为稳固曹然在楚王心中地位,日后大王还有许多用得到他的时候,此时与其为这一分利争来夺去,不如让一分利,使之欠下大王一份人情。”
杨毅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默认了蒙伯如对楚王相曹然作出的承诺,随即便问到了他最为关心的事情:“那铁矿那边,商议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