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为陛下贺喜而来!”周左安依言起身,随即从身上掏出一大本账簿样的东西,双手向天子杨宏呈递过去,笑着奏道,“吴楚之地,并徐、荆、扬三州更钱之事,均有重大进展,蜀中也有新铜钱出现,陛下统一天下钱币,指日可待也!”
“哦?”杨宏闻言一惊,顺手便接过周左安手中厚厚的簿子,仔细看了起来,好一阵子之后,才感叹道,“困扰先帝与朕多年的难题,如今总算有终了之象矣!”
这本簿子里面记载的是吴楚两国和徐、荆、扬三州诸县的一些交易状况,几乎每一笔都是用如今关中通用的大周新钱,即便有些有伪梁旧钱的,也多是旧钱换新,或以旧钱抵押,还有少部分就是吴国的商队,以新钱近三倍的价格出售商品的记录。
这些记录分明说明了,如今南方的百姓已经渐渐接受了北方人通用的大周新钱,意味着南北的贸易壁垒和经济交流障碍终于有了终结的曙光,同时意味着,真正的南北人心大统一,也终于有了眉目。
“陛下续先帝之德,再建寰宇之功,臣为陛下贺!”周左安再朝天子杨宏躬身拱手,笑着迎奉道。
杨宏回过神来,将那本簿子抛在书案上,看着周左安呵呵笑道:“少府令莫要捧朕了,朕只不过是动动嘴皮子而已,若非卿与吴王共谋,恐怕朕百年之后,此事也难以解决,这等功绩,当归于卿与吴王也。”
“臣为陛下尽忠谋事,乃是本分,若无陛下付以重任,臣岂有寸功可建?”周左安神情一谨,谦虚地说道。
杨宏笑着摆了摆手,随即又看向案上的那本簿子,轻声呢喃道:“毅儿为大周立下大功了!如此难题在他手中竟能迎刃而解,这份本事,治国之奇才也!”
对天子这番言论,周左安是深有感触,如果不是当初听了吴王的建议,他哪里会想到向天子奏知此事,又哪里有机会跟着蹭上这一份功劳。
别的不说,就是他身上的紫绶袍服,就得归功于吴王,若不是吴王在吴国鼓捣出的许多技术,如冶铜术等,都无偿交给了他,他哪里能讨得天子这等欢心,赐下本只有三公以上及大将军府三将军(卫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才能穿戴使用的紫绶金印。
“陛下之言是也,臣闻吴王特设金衡司,专派用这新钱去各地购置稻米粮食,然后又将吴国特产售往该地,只以新钱交易,若欲用旧钱,则三倍之价,这才使三州百姓逐渐习惯甚至热衷于新钱,除此之外,吴王在吴国大修道路,挖沟渠,造水车,使百姓富足,实陛下之贤儿也!”周左安毫不犹豫,便在杨宏面前为杨毅美言道。
听了周左安说的话,又想起如今太子杨沐的所作所为,杨宏心中满是懊悔,杨沐虽然聪明,但却还是脱不开寻常人的智慧,空有满腔仁爱之心,遇紧急之事却想不出替代之法,从如今的种种状况来看,与杨毅相比,杨沐几乎可以说是平庸之辈了。
但能有什么办法呢,既然废了杨毅,就早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即便杨沐再怎么不堪,也不可能再换上杨毅,否则储君位置的定夺,就成了儿戏了,这才是遗祸百世的大事!
想到这里,杨宏不经意地瞥了周左安一眼,心中又想起来张温的临终之语,这周左安不会也是吴王杨毅的支持者吧?
对于天子这番心思,周左安丝毫没有察觉,仍然在口若悬河地吹嘘着杨毅的才能,叨叨了好一阵子,周左安突然停了下来,然后一本正经地朝天子杨宏拱手道:“陛下,吴王虽有奇人之才,然铸铁之事,臣仍有所疑,臣闻月余之前,吴王正式接手了楚国那处铁矿,正逢吴王立此大功,臣斗胆,请陛下召吴王入京,酬功之际,亦当以铸铁之事相询!”
喜欢戾太子请大家收藏:()戾太子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