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当长安正发生着那一切时,吴王杨毅率领的大军正驻扎在河东平阳县,虽然这里离着长安已经不远了,但是杨毅并没有抛下沿途的城池,直取长安的意思。
这一次他带领着二十万大军,对外号称三十万,进入关中,目的就是威慑关中,对各城关将官以劝降为主,减少战争的发生。
而这种方式所起到的效果,比他想象的还要好上许多,从函谷入关以来,一路上他都没有遇到过足以让他上心的抵抗,即便是这位据说是霍氏亲信的河东郡守,也是丝毫没有抵抗便开城投降了。
但是毕竟这河东郡许多人都是亲近霍氏的,杨毅便驻扎在了平阳县,准备把这个地方好好整顿一下,变成一个他在关中足以信任的大本营。
与此同时,程武已经启程返回凉州,刘宇也返回川蜀调兵去了,另外的几名使者也已经分别赶赴关东诸地,不久之后,就将再有数十万大军从四处入关,对杨毅来说,长安已经是囊中之物了,也没有必要急于一时。
把整顿河东的事务进行了细致的分割之后,杨毅便一股脑地扔给了随军而来的郭纲、谢时安等大臣去执行,而他自己,则在河东郡守王重的陪同下,悠然自得地在平阳城巡视了起来。
花了一天时间,大致地观察了一番平阳城中的风貌之后,第二天一大早,杨毅又令人把王重叫醒,带着他又往城外的乡野田间赶了过去。
其实他也并不是特别需要王重的陪同,不过他却需要王重远离河东郡治,远离河东庶政,这才能让河东的整顿少一些麻烦。
当下已是腊月中旬,田间除了枯草和一些焚烧留下的桔梗灰以外,没有什么特别的风景,也少见有几个行人,杨毅仍然乐呵呵地沿着乡间的小道闲逛着,丝毫也不体谅护卫在侧是千余骑卫,以及跟在他的身后,已经累得在心中暗暗叫苦不迭的河东郡守王重。
“王重,孤听蒙青说,平阳百姓多有抱怨税赋过重,甚至到了十分税四分的地步了,你可清楚此事?”一行人正走着,杨毅突然勒停了胯下马匹,转过头朝王重问道。
蒙青乃是他的太傅蒙伯如的独子,自从地盘稳固之后,杨毅便将他从句章的小渔村里带了回去,就在他身边充当侍读郎官。
因为蒙青自幼在乡野成长,深知民间疾苦,所以进入关中之后,杨毅就把体察民情的责任,全权托付给了蒙青。
听了这话,王重稍稍一顿,随即神色有些尴尬地答道:“禀殿下,此事臣不曾知晓,也没想到,这平阳令会如此胆大包天,竟私自将税提到了如此地步,臣守牧河东,竟不察此贼,失职失职!”
这几年朝廷加税的确比较厉害,不过也就加到了五税一,谁知道这平阳令竟然敢趁着朝廷无暇监察各地,私自把税提高了一倍!
杨毅摆了摆手,止住了王重的自责,随即说道:“好了,此平阳令之罪,与你无关,你不必过多自责,孤已下令,平阳百姓免去一年税赋,其余河东诸县免去半年税赋,之后更要逐步将税降回先帝时的三十税一,你与郡中诸僚须多用心,将这件事情落实下去。”
王重闻言不由得一愣:“大王……这……”
杨毅看向王重微笑着颔首,一边驱马继续向前走去,一边淡淡地说道:“孤欲再以卿为河东郡守,不过……若再发生平阳县这样的事情,孤可要问你的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