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聚落,聚众而成村落。</p>
与归隐不同,落籍楼桑村是个难题。</p>
这些以后再说。</p>
先把麻垫的制作技艺,传授给族中子弟。</p>
趁大雪封路,涿县刘氏加紧操练。待到立春后,冰融日暖时,加紧生产。</p>
刘备也已去信耿雍。托他代为收购麻丝、兽皮,存以备用。</p>
先前不觉得。后院忽多了两匹马后,顿觉吵闹不少。再加上饮水喂草,马粪堆积。气味渐渐浑浊不堪。刘备这才明白,三进院子的好处。前后两进的院子,确实不适合蓄养牲畜。</p>
前院要迎客,自然动不得。</p>
要不就依三叔所言,把后院分成两院。牛牢马厩单成一院,辟角门出入。</p>
想来想去,刘备觉得还是再拉一个后院,最为妥当。</p>
就不知三重院落,逾制否?</p>
这件事情,刘备先问了母亲。母亲引经据典,倒背如流。反正是诛九族的重罪就对了。</p>
可在刘备听来,似乎那些个杀气逼人,与逾制僭越相关的律法,多是为防诸侯坐大,威胁中央集权啊!</p>
为此,汉律还设有一系列惩罚诸侯及其同党的罪名。比如诸侯擅自拟天子衣服、车马、宫室、礼乐等,均为逾制僭越。</p>
罪名也同样适用于除诸侯外的所有官员。另在官吏贪污渎职违制的罪名中,也有逾制、僭越、失礼等罪。逾制、僭越、失礼等不仅指违反礼制,超规格使用衣服车马宫室等,还包括言行失礼等不敬行为。</p>
违反这些罪名,自然受到严厉制裁。</p>
正如这些罪名拟定的目的,都是防上不防下,防亲不防疏一样。</p>
在朝廷看来,最大内患始终是,诸侯。</p>
然,今时亦不同往日。</p>
狼烟四起,贼反不断。朝廷权力日削,而州郡权力日涨。一些封疆大吏和地方豪强在府第、宅居上的逾制,尤为严重。朝廷心有余而力不足。民间更是筑墙结社以自守。</p>
总之,民不举,官不究。</p>
别说什么封疆大吏,地主豪强。刘小胖连个小地主都算不上啊!</p>
谁有闲暇去查他?</p>
再说,村中皆同族,还有谁去揭发?</p>
《四民月令》:“二月,顺阳习射,以备不虞。”</p>
阳气渐生,万物复苏。</p>
惊蛰刚过,刘备家的后院就支起数个箭靶。族中弓马第一的三叔,正督促刘小胖练习射术。院中积雪,已被宗人帮忙清除。太阳一晒,砖地即干。</p>
二石的匈奴弓,刘备能勉强拉开。三叔见他太过吃力,于是就换了练习用的木弓。和公孙氏传授他的双手剑击术一样,这个时候训练的,多是熟练度。</p>
至于速度、劲道,待刘备成人,自会足够。</p>
自打沉石开荒、传制垫之术,宗人早已不拿他当孩童看待。老族长遂让三叔悉心传授,不可有一日之疏。</p>
早晚必复爵。本是一句童言无忌。然,刘氏宗人渐渐都信了。</p>
不是天生刘三墩,又岂能懂这些匠造奇术?</p>
熟读《四民月令》后,刘备茅塞顿开。比如他就知道:“自正月以终季夏,不可伐木必生蠹虫。”从正月到六月,都不宜伐木。正是昆虫繁殖季节,木必生虫。</p>
现在改造老宅,显然不合时宜。</p>(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