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洛阳上东门外,七里桥。</p>
洛阳令周异,领治下属吏,将桥面团团围住。围观人群指指点点,皆看向桥下。</p>
只见,桥下阳渠滨水石阶上,正陈列着一具浮尸。</p>
“闲杂人等,速速避让。”马蹄声中,便有一队北军骑士到场。为首之人,正是越骑校尉何苗。</p>
不等胯下骏马止步,何苗便急忙开口:“人在何处。”</p>
“陈尸桥下。”洛阳令周异,朗声答道。</p>
曾在蓟王家宴中,数次相见。何苗不敢托大,这便下马抱拳:“有劳明庭引路。”</p>
“校尉请跟我来。”周异不卑不亢。</p>
在场人员,除去检验尸伤的洛阳县属吏,还有几个来自内宮的小黄门。</p>
“各位内官,可识得此人?”何苗和善发问。</p>
“回禀校尉,正是前永巷令徐奉。”便有小黄门答道。</p>
“无误否?”何苗难掩喜色。</p>
“断不会错。”小黄门乖巧作答。</p>
何苗心满意足,正要返回复命,忽又想起一事:“自投于水,还是被人所害。”</p>
周异答道:“溺毙而亡,并无外创。”</p>
“如此,甚好。”何苗环视阳渠,又问道:“可知从何处落水。”</p>
“不知也。”周异摇头:“洛阳城,北有谷水,余下东、南、西,三面皆为阳渠环绕。外郭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南临洛水,北达邙山,东至上东门外七里桥,西至上西门外长分桥。凡有水路,或皆是落水之处。”</p>
“好。有劳明庭。”何苗一声干笑。</p>
前永巷令徐奉如何亡故,何苗岂会关心。不过是随口一问罢了。先前与皇后约定,只需寻着徐奉下落,便可为河南尹。如今徐奉下落已然找到,这便急冲冲前去复命不提。</p>
入上东门,忽闻步广里和永和里道,笙歌聒地,鼓乐喧天。</p>
这便醒悟。昨日,悬而未决的的剿灭黄巾封赏,终于颁发。</p>
平乱四将,度辽将军臧旻、捕虏将军田晏、虎牙将军夏育、轻车将军董卓,升前、后、左、右,四将军,赐县侯爵。左右中郎将,皇甫嵩、朱儁,升左右车骑将军,亦为县侯。</p>
副将宗员,将升光禄勋。骑都尉公孙瓒升度辽将军。骑都尉曹操升轻车将军。使匈奴中郎将张修升虎牙将军。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升捕虏将军,以上诸人,皆为乡侯。董重仍为骠骑将军,封万户侯。加之先前已受封为五官中郎将的江东猛虎孙坚,此次封赏,总算是尘埃落定。</p>
步广里和永和里,豪宅又换新主。升官进爵,自当好好庆贺一番。这几日,百官往来赴宴,高朋满座,喜气洋洋。</p>
本朝有功必赏,尤重战功。先前平乱诸将各自提刀与蛾贼拼杀,血染官袍。眼红无用。何苗瞥了瞥嘴角,快马加鞭,直奔北宫。我乃外戚,自当与旁人不同。</p>
皇后居长秋宫,并以宫名为号,仍称“中宫”。</p>
陛下多在西园,北宫内,唯有长秋宫,还算有些生气。通禀之后,小黄门这便领何苗入偏殿相见。</p>
须臾,何后自入垂帘后端坐。</p>
“参见皇后。”何苗大喜下拜。</p>
“见越骑校尉满面春风,可有喜事?”何后问道。</p>
“回禀皇后,正有一事,前来禀报。”何苗谄媚一笑,又急忙收敛:“先前皇后命我去寻前永巷令徐奉下落,今已找到。”</p>
何后眸中一亮:“人在哪。”</p>
“人在七里桥下。”何苗答道。</p>
何后一愣,这便醒悟:“人已被灭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