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大姨捉奸(1 / 2)

流火情钟 今典 1782 字 2022-12-28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因为爸爸出院了,妈妈晚上就回来得就早了一些。吃完饭洗漱好,一家人窝在房里烤火,颜锦忍不住又吐槽起大姨来了,她将早上大姨的话学了一遍给妈妈听,最后道:“大姨这嘴硬是改不了啦,黑的让她说成白的,白的让她说成黑的。”

妈妈嘿嘿笑道:“你才知道啊,她就是有口无心。别说你,就是你燕姐,她也没客气过。”

“是吗?”颜锦无奈地笑笑。

“怎么不是啊,我给你讲吧。”妈妈把毯子往身上扯了扯,“当年你燕姐在棉纺厂,你大姨去看她,去了宿舍呢,你燕姐在加班,她就在宿舍等,等的时候,她的嘴还不拾闲儿,你知道她跟人家宿舍的同事说啥吗?”

颜锦笑道:“我怎么知道,看样子不是什么好话。”

“她跟人家说,你燕姐可怜,从小就得了乙肝,让宿舍里的姐妹们呐,以后对你姐要多加照顾。”妈妈说完无奈地摇了摇头。

“啊?”颜锦还真没想到这个大姨做事如此出人意表。其实表姐小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感染了乙肝,吃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中药,那时候燕姐的身材跟吹气球似的胖了不少,颜锦只记得那时的燕姐很是伤心。不过燕姐的乙肝并不严重,只是感染了而已,并不传染,所以她们表姐妹小时候在一起的时候,并不忌讳。姐妹们互相之间不介意,并不代表外人不介意,事实往往也是如此。

“哼,后来啊,你燕姐宿舍的同事们都不理她了,干什么都防着她、避着她,再往后整个厂里的人都晓得了,都把你燕姐当鬼一样,你燕姐为这事儿还跟你大姨闹过呢!”妈妈很是唏嘘,在她眼里,她这个大姐很有头脑,想法比人家多,赚钱也比人家多,当年改革开放没几年,她就砸锅卖铁买了一台“东方红”,姨父凭着这台车挣了不少钱,后来她又开婚纱店,又挣了一票;再后来就去平城学美发,直到现在,一大把年纪了还在开美发店,忙的很了,也会亲自上阵,可以说在郢阳这个近两万人的小镇上,她算是有钱人了。

正因为她眼光独到,行动力强,所以她成功了,至少在郢阳这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小镇上,她是个成功的人。所以,她以上帝视角审视着身边的所有人,除了比她有钱、比她有势的人。

“妈,你说起这事儿,我也想起来一件事儿。”颜锦若有所思,“以前吧,我都没在意,反正就想着大姨刀子嘴、豆腐心,毕竟她也帮咱家找了爸这么棵大树是不是,现在我发现,她那张嘴真的要不得。”

妈妈笑呵呵地看了爸爸一眼:“怎么呢?”当年颜锦亲爸出工伤去世,是大姨好心牵线,把爸爸这么个好人介绍给了妈妈,这么多年下来,爸爸为这个家、为颜锦,也是默默付出了许多心血,颜锦母女心中还是明白的。

“就我大学那会儿吧,我有次在外面上课,就是学电脑嘛,大姨没打招呼怎么就突然来了,她在宿舍里等了我一会儿,看我没回来,就去燕姐那儿了。后来我回宿舍,她们都笑话我,说你大姨真会说啊,坐那儿没有一刻是消停的,我没当回事儿,还是家芳后来问我,她说,你家条件很差吗?”颜锦边回忆边跟妈妈讲,“我当时还觉得奇怪呢,虽说咱家条件不怎么地,但是也不至于很差吧?”

妈妈望着颜锦,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又说起家庭条件差的话题来了,凭心而论,颜锦爸是砖瓦厂的骨干技术员,二叔是厂长,颜锦妈在派出所也是有编的正式工,再差能差到哪儿去呢?

见妈妈望着自己,颜锦笑道:“家芳后来悄悄跟我说,大姨跟宿舍的同学们说,让她们转告我,让我没事不要乱花钱、乱逛街,说咱家可穷了,一分钱要掰成两瓣花,还说你和爸在家都舍不得吃菜,天天吃泡菜呢!”

妈妈听了气道:“娘的个腿吔,她可真会说!你以前怎么没告诉我!”引得正看电视的爸爸也望了过来。

“哎呀,妈别生气,我当时就是觉得好笑嘛,就算咱家吃不起大鱼大肉,可是地里种的小菜和土鸡蛋都吃不完啊,咱家什么时候沦落到天天吃泡菜了?”说实话,颜锦当时都没当回事儿,只是家芳有些气不过,她嫌大姨在同学面前掉颜锦的面子了,颜锦当时还劝她来着,说面子不值几个钱,她这才算了。

“她当时没碰到你,肯定以为你出去逛街去了!”妈妈叹了口气,“我看她这张嘴,到什么时候才会改,以后有她吃的亏……她还嫌你花钱,她咋不说她姑娘啊!你看你燕姐,还没成人就整天戴着副大金耳环,那不是钱呀?咱家又没花她的钱,真是搞笑的很!”

“算了妈,大姨这人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不介意,随她怎么说好了。”

妈妈无奈道:“不算了还能咋地?真是受够了,什么话她都敢说。哎哟,她这脾气是改不了啦,挨打也改不了。”

颜锦听出妈妈话中有话,连忙道:“挨打?谁敢打她呀,就她那两儿子,霸王似的。我记得小时候,只有林哥打别人的份儿,谁敢欺负他呀。有一回,他把中学看大门的皮师傅家玻璃给砸了,还叫嚣着说,我是周定川的大儿子周宝林,有种你来找我!后来人家也不找他,直接找到姨父让赔钱,姨父还不是乖乖地赔钱啦。”

“二百五!”妈妈骂了一句,“我跟你讲吧,这以前我都不好跟你说。”

“说嘛,说嘛!”颜锦鼓励妈妈。

“就是咱家后头那个萧书记你还记得吗,萧举和,他姑娘跟你初中是同学,他有个弟弟叫萧举新,以前也在糖厂;那时候你大姨带了个徒弟,我们叫她梅子,跟萧书记的弟弟相好;你姨不是跟老汪好吗,老汪跟萧书记不和,她就不让梅子跟人家谈朋友。”老汪是燕姐的老公爹、大姨的亲家公,他当时在镇上也是个小官,管人事还是什么,反正也是实权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