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些物资,秦楚一阵哑笑,他对赣州府百姓可谓是仁爱,可收到的税赋和实物,却不足以支撑大军一个月粮草和军饷,鞑子这才几天功夫,用刀子和马鞭就抢到了这么多物资,秦楚摇了摇头,继续往镇子里面走,路上遇到几个清兵,直接一刀秒掉,然后把尸体拖到旁边巷子。
秦楚在行动的时候,正面宗臂也开始做出佯攻,他命令火铳手对镇子大门进行开火,几声铳响,镇子里清军都赶到大门,防止被明军突进来,汪桧也是吓得不轻,明军怎么这么快就打过来了?
几乎所有清军都集中到前门,秦楚带着二十多个士兵在镇子里开始放火,放火之前,秦楚让王进带着十多个士兵,从清军仓库里拿出来一些粮食,这些粮食是用来救济在路上遇到的散兵游勇,以及去赣州府的干粮。
王进等每人身上都提着一百多斤粮食往往后门走,等他们离开后门以后,秦楚立即下令放火,火势越大越好,让清军没有能力去扑灭大火,只能放弃这个镇子,往其他地方撤退。
看着大火逐渐蔓延至全镇,秦楚带着部下大摇大摆回到前门,路上遇到的清军斥候,也不敢和他交战,在镇子里一阵敲锣打鼓声音中,赶紧撤回镇子。
而此时,镇子已经是火光冲天,汪桧忙着带领部下去救火,这镇子里可有几十万斤粮草,要是被大火一把烧干净,鞑子绝对要他脑袋,他命令全军撤回来救火,在大门口就剩下十几个清兵在守卫,秦楚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带着部下进攻大门,十几个清兵完全不是明军对手,不到一分钟就被解决。
杀死大门守军,秦楚也不继续往里面进攻,镇子里面大火绝对可以吞噬任何生命,秦楚就在大门,等待清军出来送死。
清军没能够扑灭大火,一些胆小的清军士兵纷纷往外面炮,却遇到明军弓箭火铳伺候,被打死打伤后,被迫又回到镇子里面,正在救火的汪桧面对大火,也无能为力,只好下令放弃新田镇、
大火已经断绝他去往后门的道路,想从后门撤退已经不可能,汪桧只能带着部下从前门撤退,在撤退的时候,甚至已经想好措辞,就和满人说镇子遇到明军偷袭,他部力战不敌,被迫放弃镇子,但撤退前放火烧掉镇子,宝贵粮草也没有被明军抢走。
他往大门走,却发现一些士兵往回跑,这是怎么回事?
汪桧忙带着心腹部下去前门,这群人刚在前门出现,就被明军用火铳和弓箭一顿轰,当场打死十几个部下,汪桧吓得也往回跑,宁二请求追击,被秦楚一个死亡之眼,给瞪了回去。
“只要是鞑子敢冲出来,就一个都不要放过,我倒要看看这群鞑子是怕火,还是怕死?”
果然,汪桧等人回到镇子后,又被大火给熏出来,刚一出来,又被明军用火铳射击,汪桧忙命令部下还击,可在大火之中,没有人听从他的命令,都想找个地方冲出去,远离这恐怖的火海。
汪桧很聪明,在经历过一开始混乱后,立即带着部下往左右两侧突围,镇子周围只是两米多高的土城墙,完全可以爬上去溜之大吉。
对于汪桧这一招,秦楚也没有办法,他只有五十多人,能够把清军堵在镇子里面用火烧,已经是很不错的战绩,宗臂发现清军从两侧土城墙上逃跑,立马拿出弓箭,对清军进行射杀,他一人力量过于渺小,只射杀五六个清军后,就失去了目标,至少有七八十个清军从土城墙上逃跑,他叹了口气很是可惜。
秦楚看着懊恼样子,对他说道:“宗臂,这阵子都是鞑子抢来的粮草,被我和王把总一把火烧的干净,你觉得这些逃出去的二狗子,鞑子会轻易放过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不仅仅是宗臂,其他人也都茅塞顿开,众人放弃对清军追杀,在秦楚带领继续向着赣州府前进。
新田镇被大伙焚烧一夜,清军在里面的粮草和弹药补给都被付之一炬,天亮以后,汪桧不敢回去,带着十来个部下在山林里游荡,而从信丰县敢了一夜山路的清军佐领,看见新田镇成为一片焦土,心情可想而知,有八旗斥候策马回报,在附近二十里地发现被打散的绿营兵。
佐领命令把这些绿营兵带上来,绿营兵一个个走到佐领面前,佐领忍住怒火,好言相劝,还给每一个绿营兵发了五两银子,让他们召集其他被打散的同伴,每召集一个同伴回来,就再给一两银子。
怕散兵不相信,他信誓旦旦告诉散兵,额真大人即将发动对赣南战役,在战役发动之前,所有战败者都将不会受到惩罚,请求散兵速速重新归队。
散兵带着银子,很快就找到汪桧,把佐领说的话和银子拿出来给汪桧看,汪桧眼睛都绿了,看来满人非常缺兵,又看了看每个士兵都有五两银子,带回去一个私兵,还能获得一两银子,汪桧没有任何犹豫,带上所有的残兵回去复命。
佐领就在新田镇废墟上等汪桧回来,看见汪桧带着部下,嬉皮笑脸的赶回来,脸上露出一丝丝诡异笑容,汪桧看见佐领亲自迎接他,这可是重视他啊,赶紧小跑到佐领面前,佐领是霸气人,对汪桧说的明语,听的不是很懂,旁边翻译一句一句翻译,汪桧一边说一边给佐领点头好药,佐领示意他说话大声点,让他靠近点,汪桧赶紧把脑袋凑过来。
下一秒,佐领出刀,准快狠切掉汪桧脑袋,这一刀下去,可把汪桧部下吓得半死,佐领对旁边将领点点头,一千多八旗兵对这汪桧残兵败将进行惨无人道屠杀,不到五分钟,汪桧和部下都被八旗兵砍脑袋,佐领对着汪桧脑袋就是一口浓痰吐过去,并且怒骂汪桧无能,或者也是浪费大清粮食,还不如早点去死。(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