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下的毒手,有人说格达活佛是被驻昌都的英国无线电报务员福特杀害的,也有的说是被你给杀害的。但有一点很明确,格达活佛是被投毒身亡的。无论如何,格达活佛的死,你这个昌都总管脱不了干系!”
“说这话,你要证据!”
拉鲁表面强硬,冷汗却刷刷的流下,觉得屋里有点闷热,悄悄拉开一点衣领。
阿沛冷笑一声:“哼!大敌当前,我也不想为难你。不过昌都这个地方太小,没有必要由两名噶伦共同驻守管理,我建议拉鲁老爷还是离开昌都到玉树南部琼布色达去开辟一个新的作战根据地,而我则留驻昌都。”
拉鲁嘴角频频抽动,却没有再出言反对。
阿沛虽然很想与革命军和谈,可惜格达活佛已死,而且拉萨也不同意和谈,所以阿沛的行事就颇像那位在鸦片战争时:“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广州“六不总督”叶名琛。面对革命军大兵压境,阿沛判断失误,导致了昌都战役完全按照革命军的设想进行。
在防御上阿沛没有建立一支常备的后备军。藏军全体官兵除了几百人留守昌都之外,其余军队都被分散布防于边境沿线;革命军随时都可能突破藏军的防线,而边防军后面并没有设置第二道防线。英国人早在护送达乃回藏的时候就提出有必要建立一支后备军,但是这一报告显然从未被达乃的官员采纳过。
自藏军设在邓柯的电台被捣毁之后,在拉鲁的一再请求下,阿沛从拉萨带来了两部手提式无线电收发报机,可是他决定不在金沙江沿岸边境地区设置这两部电台。于是拉鲁带了一部到洛隆宗,另一部则留在昌都闲置着。
英国人福特试图说服阿沛将那部闲置未用的电台送到战略要地类乌齐去,以便能够及时迅速地收到有关拉贡昂达撤退路线的情报,但遭到了阿沛的拒绝。
随着9月底的到来,许多人都推测冬季的临近意味着革命军队可能不会发动进攻,从而使藏军逐渐放松了警惕。
格达活佛的遇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第四师前线指挥部并不知情,而此时的藏军开始调集兵力在渡口布防,并开始扩军,由原来的14个代本,扩为17个,一个代本相当于一个团的兵力。藏军主力三分之二的兵力布置在昌都周围及金沙江西岸广阔地区。企图扼守昌都重镇,卡断入藏要道阻止革命军渡河,并从英属印度大量购买了先进武器。
“西藏地区的九月份正值雨季,河水暴涨。这给革命军渡河作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刘经在用刚刚接通的电话线给李大帅打电话。
李想在武汉红楼对着电话说道:“为了确保战役的顺利进行,革命军必须想办法用各种方法制造渡河工具。兰州时,我就看到当地很多人用羊皮筏子过黄河,你们也可以考虑用当地牦牛皮制作的简易木筏,成了当时主要的渡河工具嘛。”
刘经立刻兴奋的说道:“还是大帅有办法,我这就叫他们这么试一下,看行不行。”
李想说道:“我听说刚刚组建的空军部队开始向前线部队空投物资了,但是远远满足不了战争消耗的,为确保战役顺利进行。在空军向前线部队空运物资的同时,地面运输队正在翻山越岭向前线奔袭。”
“大帅,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运输线上,从内地出发的骡马队已经派不上用场,急需的就是高原之舟牦牛。然而,在人烟稀少的高原上,征集牦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不简单你也得给我办好!”
“唔?”
“这是政治任务!”
“是!”
“藏区又几个土司、头人,跟尹昌衡都督情谊很不错,我会请他给那些土司、头人拍电报,打个招呼。”
“谢大帅!”
“这又不是为你,有什么好谢的。”
……
藏区还处在土司头人管理之下,掌控着几乎所有社会资源,包括农牧民家养的牦牛。降央白姆、夏格刀登和达多吉是金沙江以东地区最大的土司和头人。
刘经拿着尹昌衡的电报亲自拜访他们。经过彻夜长谈,夏格刀登答应自己亲自出五千头牦牛,还可以帮助从降央白姆那里提供两千头。几天后,一支近万头牦牛的运输队出现在通往西藏的茶马古道上。
刘经下达了三天后发起进攻的命令。一张张拉满弓的利箭指向金沙江的两岸,随即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