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队赶到了!”
警衞连一阵欢呼。
大部队赶到,经过激战,歼敌一个团,击毙北洋军一个旅长后,残敌向良村溃退。
林动指挥部队追到良村,将第五十四师包围起来,发起猛攻,又歼敌一部。
北洋残兵败将只得夺路向龙冈逃去。良村战斗只用了几个小时,就胜利结束了。
莲塘、良村战斗胜利后,新4军指战员的斗志更加高昂,北洋军军队的士气却一落千丈。
李想在武昌发出“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秘电,要求林动发扬国民革命军连续作战的传统,乘胜北进,再歼龙冈敌军。
这时,龙冈驻军有周浑元的第五师四个团,郝梦龄的第五十四师两个团,还有从莲塘、良村溃退去的约两个团,共八个团的兵力。
林动命令新4军第41师于拂晓向龙冈发起总攻击。
当部队行进时,在途中得知龙冈守军已有准备,在驻地周围修起许多坚固工事,又获悉毛炳文的第八师刚刚从君端口、南陵地区撤回黄陂。
林动立刻果断地改变原来计划,不去龙冈,出其不意地改去黄陂攻打立足未稳的毛炳文师。
为了打好这一仗,林动又在君端口召开战前动员大会。
李烈钧发现,新4军无论大战小战,都要搞个动员大会,别说,效果顶呱呱的。
林动还做了周密部署:以43师佯攻龙冈,牵制周浑元师,转移敌军的注意力,麻痹黄陂的毛炳文师;新4军主力却转而向东,突然进攻黄肢,打他个措手不及。
林动随即率领新4军主力向黄陂急迸。
经过三天急行军,于第三天清晨赶到黄肢附近,将总部指挥所设在城江山上的松林里。
“414团、412团担任主攻,从黄陂南侧攻击;423团、413团向黄陂东侧迂回,断敌后路,阻击东面增援之敌。”
林动把铅笔往地图上一丢,铿锵有力的下命令。
各路新4军进入阵地后,很快同毛炳文师接上了火。
黄陂,毛炳文听着远处不时的传来阵阵炒豆样的枪声,偶尔的还有一两声爆炸声沉闷的响起。遥远的天边似乎隐约可见阵阵火光如同闪电样的闪烁着。
新4军如狼似虎的扑过来,窝在战壕掩体内的北洋军的官兵无一不感觉到阵阵的恐惧,这种恐惧是那样的无法压抑。没有人想和过去两天里死去的那些倒霉蛋一样,在北洋军猛烈的炮火和排山倒海的进攻下,横尸在这片黄页、或是干脆被直接的炮弹炸的尸骨无存。
中午,突然下起倾盆大雨。林动指挥各路新4军已经攻进黄陂街。
空气愈的充满着硝烟的味道,远处的黄陂街的方向阵阵炮火隆隆,不断的有巨大的火柱喷涌腾起,几乎的将半个天幕染得一片火红。
毛炳文收回目光,又看着地图,眉头紧锁。随着时间的流逝,眼前的这些情况显然不是太乐观。再不跑路,那样他可就危险了。
兵者诡道也,毛炳文在接受到任务的时候便意识到段芝贵已经将自己这个师当成了弃子了,不要说全身而退了,在国民党革命军的进攻下,恐怕接下来,黄陂守得住,守不住都是个问题。现在的问题是,他怎么样才能争取到更多的时间突围。
毛炳文一咬牙,留下一部两个团,然后率余部向洛口、宁都突围。
新4军乘胜追击二十余里,又歼敌约两个团。
当天下午,战斗胜利结束。
这次战斗打得干脆利落,时间不长,缴获颇多。
第二天,武昌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发出的《黄陂战斗捷报》中说:“三次战争,我新4军在良村、莲塘消灭敌人之第三路进击军两师,取得第一步胜利后,接着,在黄陂击溃敌之毛炳文师全部,缴得步枪三千五百余支,手花机枪、水旱机关百余挺,无线电机一架,其他军用品无算,俘虏官兵六千余人。黄陂战争,我军开始猛攻,只一个钟头即将敌师全部打败。”
新4军在五天内连续打了莲塘、良村、黄陂三个胜仗,共歼敌万余人。
……
对于袁世凯而言,江西战场就是他和李想的第二次角力,打破中原战场僵持平衡的关键!破了江西匪患,立刻就可以威胁湖北,李想的心脏!
即使李想要从中原战场调兵南下防御,中原战场的平衡就立刻被打破了。
可以说,江西战场对北洋军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而且江西的剿匪,他也是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顶着东郊民巷要求南北停战呼吁的巨大的压力,做最后一博。这要是不能胜利,他就要考虑“议和”了。
这次的高兴圩已经成了一个脚盆,周围大山环绕,各个重要的交通隘口又有段芝贵把守,林动就是插翅也难飞。
袁世凯本以为48小时吃掉林动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但100小时之后,他们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还越过了口袋阵,向西一路斩杀过去了,三战三捷。
袁世凯又气又急,电报都嫌慢,操起电话直接要通南昌,把段芝贵狠狠训了一顿:“卧槽泥马,怎么打仗的,几十万兵力交给你,结果让他们从眼皮底下溜走了……限你48小时截断匪兵去路,歼敌于黄陂地区!”
“是!属下肝脑涂地,不把匪军剿灭,拿脑袋来见大总统!”电话那头的段芝贵大气不敢出,连连答是。
这位北洋军大将官围攻赣南前还牛哄哄的,好像就要建立盖世之功一样,结果几天下来形势就急转直下,接袁世凯电话时两腿直哆嗦。
挂上袁世凯的电话,段芝贵擦擦满脸的冷汗,越想越怕,也越想越气,也操起电话,学着袁世凯的样子把部下训了一顿。
袁世凯又命令李纯再想办法拨出一部分部队与段芝贵一起行动,李纯在前面堵,段芝贵在后面追,一个喊打,一个喊杀。
袁世凯这阵势是:不歼林动,决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