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帕特里奇来说,唐山是进军京津的跳板,重要性甚至在承德之上。
要知道,美日联军在前线集结了上百万作战部队,即便没有执行作战任务,每天也要消耗数万吨物资,仅是车辆使用的燃油,每天就在四万吨以上。在打下天津,消除中国军队对近海航行的船队构成的威胁之前,这些物资都只能通过公路与铁路送往前线,最多只能由船只运送到秦皇岛。
可以说,美日联军的后勤保障压力非常大。
受此影响,在进攻京津地区的时候,美日联军只能集中在交通发达的南部地区,能够用在承德方向上的兵力非常有限。
毫无疑问,这就是唐山重要性的直接体现。
问题是,中国军队没有主动放弃唐山,毕竟唐山是拱衞京津地区的最后一道屏障,如无特殊原因,中国军队肯定不会从唐山撤退。
虽然在大规模会战结束之后,只有第四十集团军与几万民兵守在唐山,但是唐山离天津非常近,到北京也不是很远,加上中国军队仍然控制着遵化与丰润两地,能够非常便捷的支援唐山守军。
如此一来,美日联军攻打唐山,必然是一场恶仗。
对此时的美日联军来说,再打一场大规模攻坚战的难度非常大。
在只有第二机步师与第七步兵师拥有较为完备的战斗力,加上两个日军主力师团、以及十多个二线师的情况下,就算美日联军能够扫除唐山周边地区的障碍,攻入唐山市区,也很难迅速攻占唐山。
帕特里奇最担心的,就是罗耀武将唐山变成一座“死城”,在这裏与美日联军拼消耗。
第六十五集团军在卢龙县的反击行动已经证明,罗耀武非常清楚美日联军的窘境,知道美日联军打不起消耗战,特别是美军不敢打消耗战,所以帕特里奇有理由相信,在有必要的情况下,罗耀武肯定会与美日联军拼消耗。
这也正是罗耀武守衞北京的基本战术,即耗光美日联军的作战部队。
受此影响,连续几天,帕特里奇都没有做出攻打唐山的决定,已经打下了古治县的第二机步师也没有继续向西进攻。
当然,帕特里奇也没有放弃攻打唐山的想法。
这几天里,他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对几个美军主力师进行整编。
北面,第四步兵师得到了第一零一空中突击师的加强,重点守衞承德西面的防线,防止中国军队从兴隆北上,同时盯住部署在北京北面密云与怀柔两地的两个新编集团军,稳住北方战线。
重点还是在南面,即第一装甲师与第三机步师身上。
虽然这两个师的损失都非常大,基本上丧失了突击能力,但是将两个师合到一起,仍然拥有不差的战斗力,至少相当于一个机步师的规模。关键就是如何整合,特别是两个师的指挥机构。
如果能够多出一个主力师,那么攻占唐山的希望将大大增强。
这几天,罗耀武也在考虑守衞唐山的必要性。
把眼界放宽一点就能发现,随着唐山周边县市相继沦陷,美日联军杀到北京郊外,守住唐山的意义已经不太明显了。
从进攻北京出发,遵化与兴隆都比唐山重要。
说得简单一点,如果由罗耀武来指挥攻打北京的作战行动,他就会在下一轮进攻中把主力放在遵化,走省道绕到玉田县,最终迫使唐山守军主动撤退。如果兵力充足,他更会在占领遵化之后直接攻打兴隆,根本不去攻打天津,而是直接进军北京。
如此一来,在唐山部署太多的作战部队,必然使其他方向上兵力匮乏。
事实上,这也正是中国军队在赤山会战结束后的基本状况。
虽然第二十七集团军退守遵化,第十六集团军仍然守在兴隆,但是这条长达一百多公里的防线严重缺乏纵深,而且第二十七集团军并不擅长防御作战,连进攻也不怎么样。如果不对防御做出调整的话,遵化必然成为美日联军的突破口。
针对这一问题,罗耀武做了两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