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与美军M1A3装备的一百四十毫米电热化学坦克炮相比,99S的坦克炮在技术上落后了许多,即便使用最新式的长杆贫铀合金穿甲弹,威力也比美军的差了一大截,但是在与M1A3交战中,99S一点都不吃亏。主要就是,M1A3是在M1A2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主要就是更换主炮、增设自动装弹机,增强了坦克火力,改变了M1A2在与99系列主战坦克交战中被动挨打的局面,而其装甲防护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因此在抵抗威力更大的穿甲弹时,并没有多少优势可言。如此一来,在双方的有效射程之内,99S与M1A3都能击穿对方的装甲。
受此影响,决定优劣的成为了双方坦克手的素质。
当然,也许有人认为,观瞄系统,特别是夜视成相系统的性能也很重要。
从理论上讲,这并不假。只有做到先敌发现,才能做到先敌开火与先敌摧毁。因为坦克炮的威力大幅度提高,而坦克的防护性能受自重与材料影响,很难同时提高,所以现代主战坦克的相互摧毁距离高达数千米,比如99S与M1A3的相互摧毁距离就在四千米以上,如果使用具有攻顶能力的炮射反坦克导弹的话,甚至能够达到十千米以上。如此一来,坦克战的交战距离在理论上高达数千米。
问题是,实战中,坦克在数千米外开火的战例屈指可数。
特别是在这场战争中,因为双方基本上在城市密集地区作战,中国军队还刻意避免与美军打|野|战,所以坦克的实战交火距离,九成以上都在一千米以内。在城市战中,坦克的实际交战距离甚至只有数百米。
如此一来,观瞄系统产生的影响远不如坦克手。
可以说,在这么近的距离上,别说用穿甲弹,就算用高爆弹,只要直接命中目标,爆炸产生的巨大冲击力都能杀死坦克手,根本不需要穿透坦克的装甲。
由此可见,对中国陆军来说,重要的是能不能得到足够多的主战装备,而不是足够先进的主战装备。
这一点,与空军恰恰相反。
事实上,在赤山会战期间,中国陆军的装备补充能力就得到了恢复。
随着狄劭康全权负责战略指挥,无条件的给予罗耀武最大支持,全国上下也以守住北京为首要目的,几乎每天都有载满主战装备的列车驶入北京与天津。因为铁路无法运送全部主战装备,所以很多装备被运到石家庄等地,再由拖车送往北京,或者干脆挂上橡胶板,自行驶往北京。
这种集全国力量的投入,足以使中国军队获得想要的各种武器装备。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
从六月上旬开始,东北军每天收到的主战装备就能武装好几个营。到了六月中旬,为了加快装备的交接工作,罗耀武不但安排了几十名参谋专门负责相关事务,还让各主力部队轮换安排部队到后方接货,而不是让后勤部队把装备送上前线。
当然,决定部队战斗力的,并不仅仅是装备。
对于本来就不靠装备吃饭的中国军队来说,士气与斗志比装备更加重要。
相对而言,主力部队的士气一直不是问题。按照罗耀武制订的人才选拔机制,能够进入主力集团军的,都是最优秀的官兵。对这些官兵来说,会战的成败并不是影响士气的主要因素。
为了提高普通部队、民兵、准军事力量以及民众的抗战意志,罗耀武在六月初向狄劭康与刘诚志提交了一份报告,要求所有留在首都的军事文艺人员必须深入到前线与基层,为那些进行抗战劳作的军民进行无偿表演。
在得到狄劭康与刘诚志的支持之后,罗耀武就展开了行动。
为了确保文艺人员能够下基层,并且诚心实意的进行慰问表演,罗耀武不但亲自编排了节目表,还安排了相当于一个旅的警衞力量,专门护送文艺工作者。说白了,主要还是防止那些平时娇生惯养的文艺人员临阵脱逃。
当然,这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实事求是的讲,在部署京津防御的时候,罗耀武面临的最大问题,也就是他之前从没考虑过的士气与斗志。
打到这一步,中国军队已无退路。
再退一步,就是国破家亡。
只有全民动员,调动起每一个中国人,才有可能在决战中取胜。
问题就是,如何发动与鼓舞全体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