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弗洛伊德用人性恶的观点来观察人类社会,认为“黑暗、冷酷和丑恶的力量决定着人的命运”。残酷的战争揭示了人性中的丑恶成分,使伍尔夫接受了弗洛伊德的影响,认为这世界不复是美丽的花园。她说:“罗曼史被扼杀了,”“人们看上去是如此丑恶——德国人、英国人、法国人——如此愚蠢。”(《一间自己的房间》)
在弗洛伊德影响之下,现代西方人对于人性的认识复杂化了。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处于最上层的清醒的意识,不过是浮现于水面之上的冰山顶端,而淹没于水面之下的绝大部分,是属于潜意识本能欲望的黑暗王国。伍尔夫惊呼道:“大自然让与人的主要本质迥然相异的本能欲望偷偷地爬了进来,结果我们成了变化多端、杂色斑驳的大杂烩……”
人性复杂化了,自我当然也就复杂化了。伍尔夫认为,我们在任何特定场合所显示的那唯一的身份,可能“并非真实的自我”,它不过是我们“为了方便起见”,把“我们的多样化的自我杂乱无章的各个平面”凑合到一起罢了。(《文选》第四卷第161页)她显然是把生活和自我都看作变化不已、流动不居、互相矛盾的复杂现象。
伍尔夫在《论妇女与小说》和《斜塔》等论文中,都指出了艺术家需要安静舒适的环境与扎实的教育。一九一四年之后,艺术家的处境也发生了变化,中上阶层及其教育机构的象牙之塔,“不再是稳固的塔”,而成了“倾斜的塔”。作家们在动荡的生活和战争的威胁之中挣扎着写作,他们顾影自怜,并且把他们的怒火转向这不合理的社会。(《文选》第二卷第116—117页)
伍尔夫认为,现代人的审美感觉也和以前不同了。她对此作了形象化的描述:“在一个春天的夜晚,皓月当空,夜莺欢唱,低垂的杨柳在河面上飘拂。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残废的老妇,在一条钢铁的长凳上挑拣她油污滑腻的破烂碎布。她和春天一起进入了他的心灵;他们互相交错,……。但是,当济慈听到夜莺的歌声之时,他所感到的情绪是完整统一的……。现在诗人提到夜莺,就说它‘对着肮脏的耳朵唧唧地聒噪不休’。在我们现代之美旁边啁啾的夜莺,是对于美感嗤之以鼻的某种嘲弄的精灵;它把镜子翻转来,向我们显示美神的另外一边脸颊是深陷的、破了相的。”(《狭窄的艺术之桥》)
汜减 75zh〇пgшeп●c〇m 汜。在伍尔夫看来,上述各种变化必然导致人们去考虑:在现代西方社会中,原封不动地使用传统的艺术形式是否恰当。她认为,过去的艺术形式不能包涵当前的现实,“正如一片玫瑰花瓣不足以包裹粗糙巨大的岩石。”(《狭窄的艺术之桥》)因此,伍尔夫说:“要是时代的印记还有任何价值的话,人们正在感觉到作出新的发展的必要性。肯定无疑,有一批分散在英国、法国和美国各地的作家,他们正在试图从那个已经使他们感到厌倦的老框框中解放出来”。而伍尔夫所指的这批作家,正是西方现代主义的先驱。
&#29306&#22914&#32&#122&#104&#117&#105&#119&#101&#110&#46&#111&#114&#103&#32&#29306&#22914&#12290二、主观真实论
伍尔夫还认为,真实是客观的。但是,不同的人对于同样的客观真实的感受和看法,却又各不相同。换言之,人们的真实感随着时代环境的变迁和立场观点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伍尔夫十分强调人们对于真实性的不同看法:“一个人物可能对于贝内特先生说来是真实的,而对我说来又是相当不真实的。……再也没有什么事情,像人们对于人物的真实性的看法那么截然不同的了,对于现代作品中的人物,则尤其如此。”(《贝内特先生与布朗夫人》)
所有的作家都受到他们的环境的影响,他们在构成他们的世界的各种准则和价值的范围之内工作,并且据此决定他们的创作态度。伍尔夫在她的特定环境中所主张的真实,是二十世纪初期一位西方现代作家心目中的真实,是在硝烟弥漫的气氛中所感受到的真实,是在炸弹的火光照明之下所看到的真实。这种真实带有鲜明强烈的时代烙印,它的具体表现,就是一种追求人物的内心真实的倾向。
伍尔夫是一位极度敏感而神经脆弱的知识分子。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现实生活,给了她强烈的刺激和震动。对她说来,这种刺激和震动的感觉和印象,比造成这种刺激震动的客观现实本身更为鲜明强烈。对于伍尔夫以及与她相类似的现代西方知识分子而言,现实也许没有他们对于现实的观感(vision)来得重要。因此,她重视人物内在的心理真实(即对于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她希望作家能把现代西方人内心所感受到的刺激和震动表现出来。于是,她就赞扬那些与“更深入更潜伏的感情”发生关系的作家(《文选》第四卷第4页),并且贬低那些未能“深入”内心的“表面化”的作家。(《一位作家的日记》第2页)
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和理性主义这两根精神支柱,被战争的炮火摧毁了。因此,在西方的知识分子中,掀起了一股非理性主义的思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就是这股社会思潮的反映。这股社会思潮,自然也反映到文学中来,使一些作家不再相信他们过去所学到的传统的文学规范,以及他们的先辈所写的作品。对他们说来,似乎他们只能依据他们的直接经验来写作,似乎他们的直觉、印象、情绪、感受比他们的理智更为可靠,而且他们都热衷于挖掘人物内在的心理结构。
芈何 75zhongwen.com 芈。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