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季博元要开心地笑,他此番定坐,功力虽没有什么大的长进,却是就此了悟风势。
五行之中是没有风的,或者说没有真正的风。虽然没有风,却不是说,风便在五行之外了。五行之中,木化风雷,所以说,风乃是生化于木,起源于木。
风多固然木毁,但木多同样风止。季博元便是悟出的这个道理,他虽然没有法力能够抗衡整个风穴的力量,但是同样的整个风穴也没有办法将所有的力量都集中于他的身上。
他本就木行大成,此番明了,就此定住己身风势却是不难。只需定住风自然是什么伤害都没有了,自然也就不需要什么护身之法,此乃去本归元,釜底抽薪之法。
故此季博元现在才会看去如此从容。
此时出了风穴就闻外面依旧狂飙怪啸,阴霾大作,黑风卷成的风柱,一根根挺立空中,缓缓往前移动。有时两柱渐渐移近,忽然一碰,便是天崩地裂一声大震,震散开来,化成亩许方圆的黑团,滚滚四散,令人见了,惊心骇目。一两根风柱才散,下面黑烟密罩中,无数根风柱又起,澎湃激荡,谷应山摇,飞沙成云,坠石如雨。
对于如此盛大之景,季博元还是笑笑。
既已明了,又何惧焉,惟一笑了之。
现在看来此番自己的收获还是不小的,正准备就此回山,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远处传来:“道友慢且走。”
话语说罢,就见从天际划过一道百十丈的墨色光华,转眼落至眼前,现出一个瘦如枯骨的黑衣道人来。
季博元见来人叫住自己也不知何事,便笑问道:“不知道友叫我所为何事。”
那道人,作揖道:“贫道乃是百禽道人公冶黄。”
百禽道人?季博元想起来了,原着中曾经提到此人七十年前,在枣花崖附近的黑谷之内潜修,忽然走火入魔,身与石合为一体。所幸元神未伤,真灵未昧,苦修数十年,居然超劫还原,能用元神邀翔宇宙。所居的那黑谷,四外古木阴森,不见天日,地势幽僻,亘古不见人踪。积年鸟粪,受风日侵蚀,变成浮沙,深有数丈,甚是险恶,任何鸟兽踏上去,万无幸理。
原着中也曾经提及因那冰蚕是个万年至宝,于他修道甚有用处。功行圆满以后,算明时日生克,造化玄机,赶到此地。刚将冰蚕取到手内,便为霜霾困住,连使金刚护体之法,才得勉强保全。后为峨眉派的齐金蝉和石生救出。
自此两家之间就多有了交情来往。
季博元这一思索便知来意,乃是借取冰蚕,也不说破。只是这番蜀山变化,百禽道人居然比原着中提前了许多,前来收取冰蚕,幸好自己还是快了一步。
看来其余无主诸宝,说不定也有了变故,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