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万事俱备只欠东风!(1 / 1)

冒牌干部 山水浮屠 1487 字 2022-12-11

突如其来的“批评”,看似没头没脑,但是杨子轩一眼就能够看出是针对他和温友亮“联盟”的。杨子轩联合温友亮,这一手,在省内,能看穿的人,不过三五个。朱礼和就算看穿了,也不会在意,他是最大的“棋手”,所有人都是他的棋子,他不用在乎。那针对他的到底是谁呢?又是谁看穿了他和温友亮在联手呢?杨子轩心头闪过无数疑问,但是报道这个新闻的,是几家他不怎么熟悉的报社,大清早让李焕去查,李焕也没查出个所以然来。人家报道是客观事实,有根有据,要让他们撤稿,删稿,更是不可能的事。杨子轩心里不安,温友亮却打电话过来了,“报纸看了吗?”“看了,广陵这个月增长确实乏力,人家骂到点子上,我也无话可说。”杨子轩知道解释,掩饰,都没有任何意义,反不如坦诚承认问题。“那群记者也是吃了饭,闲得慌,这一个月的经济数据,能看出什么来呢?”温友亮为广陵打抱不平,“不过这样一来,今天省委常委会议,就要有变数了。”“温哥知道是谁的手笔吗?”“《广陵增长乏力》这个文是团省委机关一个新晋记者撰写的,不过并没有团委机关报发出来……”温友亮在省内的消息渠道十分强大。“团省委,团省委……”杨子轩摁了摁脑门,突然想明白了什么。“还没猜到吗?”温友亮似乎早料到了。“现在省府那边联系团省委的正是吕青青同志啊……”杨子轩一拍脑门,不过他联想更多,姑苏杨嗣音正是前团省委书记,难道和她也有关系?“应该和她有关,但是她不是省委常委成员,所以,这背后,应该还另有他人。”温友亮早已经琢磨透了这个潜藏的关系。不愧是省委大佬级人物,一点信息,就能够还原背后“整个关系网络”。吕青青,在省委里面的内援,应该就是苗玉龙。上次,两人在省府办公会议上“演双簧”,已经让一些人注意到了,这个可能存在的“新联盟”。杨子轩却想到了另外一个联盟:杨嗣音,吕青青,苗玉龙……从地方,到省府,省委,确实是一个“配置合理齐全”联盟。温友亮没想到杨嗣音这一层。杨子轩叹了口气,“看来我还是拖了温哥您的后腿,这吕青青和我关系紧张,三番五次给我小鞋穿,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另外苗秘书长一直都比较重视广陵,如果我没猜错,广陵这次这位副书记提前退居二线,就是他和他背后那些势力的手笔吧?”“你猜得没错,卫正风同志提前退居二线,背后确实有他的提议。”温友亮肯定了杨子轩说法。从温友亮嘴里得到肯定的答复,杨子轩算是真正明确,卫正风和省里达成协议的那人是“苗玉龙”。苗玉龙在省里也算是一方巨头,一肩挑两个常委职务,这些年在执行朱礼和策略,政策上,又不遗余力,深得朱礼和器重,连温友亮,蔡品华都得让他三分。甚至有人说,蔡品华一旦退了之后,苗玉龙是最有机会,接替蔡品华的人。杨子轩不知道温友亮和吕青青的关系,更不知他和苗玉龙之间关系,但是他现在必须向温友亮表明他和这两人的关系,避免温友亮继续误判。所以,杨子轩在话里,直接挑明他和吕青青,苗玉龙有过节的事实,不打机锋。“吕家’些年,在一些事情上,有点不知进退了,吕老爷子也管不过来,不愿意约束。”杨子轩心头大定,林家和吕家都算是东南地区的豪强,有摩擦也很好理解。“温哥如何打算?”“广陵经济系统干部整体形象被压低,这也不是你愿意看见的事情吧。”温友亮意有所指,“我觉得还可以做些补救措施,其实这些文章观点没错,但是观点偏颇,拿广陵一个月的增长数据来否定广陵全体干部为广陵发展付出的心血,显然是不正确的,是片面的。在经济领域,我觉得最有说服力的,是志温省长。”杨子轩倒抽一口凉气,温哥果然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立刻就想到反击的“关键”——陈志温。“别人再怎么说广陵经济发展有问题,只有志温省长认可,我相信,没有几个人敢跳出来,对广陵说三道四的。”温友亮不再遮掩自己真实目的。挂了电话之后,杨子轩就琢磨着,怎么让陈志温支持“温友亮”的对广陵的调整方案,但是又不能让陈志温察觉到他和温友亮在结成“联盟”。这里面的分寸十分难拿捏。想到这里,他决定亲自去省城,当面找陈志温谈一谈,电话三言两语,他并没有把握把情况说清楚。陈志温越发变得理性现实,还有在政策推行上越发保守,在人事利益上,越发激进。这和杨子轩现在状态恰恰相反,杨子轩是在政策推行上越发激进,在人事利益上,越发保守。要说服一个观念和自己不那么一样的人,就算再世为人,也是一件十分大的挑战。杨子轩在电话里面约了和陈志温见面,叶宗良很热情,给他安排了上午半个小时。老刘直接开车送他到省城,直奔省府大院,早上十一点半后,董长麒领着杨子轩到了陈志温办公室。陈志温依然端坐在大班椅后面,没有低头批改文件,喝着茶,像是在凝神思考。下午就要开一波省委常委会议,这种决定全省重大事务的“没有硝烟的战场”,总是值得让他费多一些心思。“志温省长,您好!”杨子轩态度放得很低。“坐!”陈志温语气平静,对着杨子轩,“你应该是为下午的会议来吧。”一语道破杨子轩来意。“听说省里准备对广陵人事大规模调整,我坐不住了。”杨子轩喝着董长麒端上来的茶,脸上有一丝,假装的忧虑。陈志温喜欢看到他的忧虑,而不是那一副云淡风轻的姿态,眼角闪过一丝满意:这样显得这个年轻人,还是比较稚嫩,更容易掌握。陈志温不是一个喜欢自己的直管下属比自己高明的领导。即便这个高明的下属,能够时不时给自己创造奇迹,但是创造奇迹过后,就会有猜忌,有疑虑。他喜欢更“可控”的下属。古代不少开国功臣,都没认识到这点,功高盖主,才能凌主,而不自知,才会落得可悲下场。“年轻人,不要太浮躁,这是省里决定的事情,你没法子掺和。”陈志温摆了个高姿态。杨子轩倾斜着身体,叹了口气,“您一直关注广陵,重视广陵,我相信您不会对广陵不管不顾,对吗?广陵的武警部队,刚刚受到中央部门的表扬,这说明,中央可能也在关心广陵的发展,难道志温省长您就没一点想法吗?”什么话,都不能比“中央可能也在关注广陵的发展”这个句话,更有说服力。杨子轩一上来打蛇,就打到了“七寸的位置”。这是他之前在省里几个大佬种下的一颗怀疑的种子。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生根,就会发芽。就好像一个女人一旦开始怀疑丈夫出轨,这颗怀疑的种子种下了,就算不是事实,想让她再像以前那么信任丈夫,也再无可能了。杨子轩一句话就踩到了陈志温的“心病”的上去了。顶层那些领导是不是真的关心广陵,杨子轩不在乎,他知道陈志温,朱礼和,卓立华这几个人,肯定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这是一场心理战。许久,陈志温才缓过劲儿来,说道,“广陵是连接黄江北部和南部的枢纽城市,是连接黄江中游和黄江下游的枢纽港口,在全省战略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是我越发重视广陵的原因。”“但是广陵还有很多先天的不足,工业底子不够厚,招商力度不够大,其实根子和广陵以往领导班子,守成有余,开拓不足有关,所以说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是关键。我建议省里对广陵班子的调整能够更加慎重,给广陵配备战斗力更加强的班子成员,使得广陵能够在明年完成超越太州的目标和任务。我今日到这里,并非是有什么私心,而是恳求省长您能够站在高处,站在长远的角度,关心关怀广陵的长远发展。广陵过去一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刚成长起来的幼苗,是脆弱的,还经受不起暴风雪的摧残,需要多方的爱护,才能茁壮成长。”杨市长一番话,慷慨激昂,说得十分动情,陈志温都差点被感染了。陈志温心里暗骂:这小子煽情起来,枣子读书 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