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十三八章,干爹!(1 / 1)

冒牌干部 山水浮屠 1599 字 2022-12-11

和戴自立的谈话,不必像和别的高官那样,小心翼翼,蜻蜓点水,点到即止,如履薄冰。可以像平辈之间的交往和交谈。戴自立是学者型官员,参加过革命,见识视野横跨几个大年代,即便是知识储备丰富的杨子轩也能够感受到这位老学者的某些见解极为深刻到位。财税体系,还是需要相当专业的人选来执掌。“分税制等于除了收了地方财权,增强中央权威之外,还有更深远的意义,就是作为宏观调控工具,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在专业人士面前,就谈专业的话题,按照戴自立的说法,是想收他做干儿子,那等于戴自立就是他干爹了,给干爹提供点自己的想法,让他更出色,赢得更多官场声誉,这对杨子轩是百有利而无一害。“是啊,即便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调控经济都是两只手,一只看不见的手,即是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对资源进行基础性的配置,一只就是看得见的手,就是指咱们这种宏观调控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或者失灵。宏观调控,大抵有两个手段,一个是财政政策,一个货币政策,所以咱们财政工作,和央行那边的配合得还是很密切的。”央行那边有汪总分管着,平日戴自立没少和汪总讨论宏观政策问题,而且中央还有财税政策小组,戴自立是主要成员,用西方政治体制来讲,戴自立大概算是这一届内阁的主要成员。“不过我最近看了你的论文,感觉挺有启发,没想到你在地方面对复杂的政治环境和政治任务。还能静下心来思考学术性的东西,这个很好。我家那小子,以前老是跟我说想在象牙塔里。做一辈子的学问。他认为从政会消磨做学问的精力,但是我给他看了你的新论文。他就心服口服了。”戴自立从后面书柜里面拿出了杨子轩那篇论文的打印版,上面圈圈画画,做了一些批红和备注,显然,戴自立是真心认真去研究了他这篇论文,而不是泛泛而谈。“在地方,有时候实践过程中,会思考很多类似的问题。有感而发,随手记录下来,实在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成就。”杨子轩有点不好意思,有点作弊拿到满分的心虚。但是在戴自立眼里,他这番表态,却成了他品格的标志。戴自立辈子走下来,很坎坷,参加过革命,经历过动荡的岁月,又投身改革的热潮。看到了太多的事,也认识了太多的人,更是看过很多年少轻狂的人。就杨子轩而言,以他如此年轻,就有这么出色的学术性成就,政治成就,不管怎么说都可以有轻狂的资本,但是杨子轩除了必要的时刻,大部分时间,都是谦虚,内敛。低调。看杨子轩的个人履历,在读书阶段。实在没有太出色的学术成果和辉煌的学业。但是杨子轩表现出来的经济学素养,城市规划素养。却并不比他手下那些毕业于常青藤的经济博士,差多少,甚至在大局观的把控上,要远远强于那些博士……真是个怪胎。“我看了你的论文,你研究的主题,我感觉已经是公共治理中前沿,我看了之后,感觉很有新意,是比一般的经济学理论更为底层的基础理论,我想推荐到财政部的中心学习小组上去……”戴自立脸色有些凝重,“你的论文,更像是一种政策科学,用科学来指导政策指定,可以说讨论政府治理手段的基础理论。我刚看到这篇论文也是个偶然,是政务院研究中心那边几个专家极力推荐的,认真研读了大概一个月才看完,写的很专业,听研究中心那边专家说,最近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赢得很广泛的好评,引用率飙升,得知是国内人写的,就有领导让研究中心把作者情况调出来,得知是咱们体制内的官员的论文,我和不少看了此论文的领导,都大吃一惊,这可是极罕见的事情……”“没批评我不务正业,就算不错了。”杨子轩继续谦虚说道。“呵呵,谁要是敢批你不务正业,我老戴第一个跟他急,对政府治理有如此深刻思考的人算不务正业,难道那些天天上班,就知道吃饭打牌跑关系的酒囊饭袋,才是务正业吗?我敢断言,随着国家治理迈向现代化,对干部的专业水平,肯定要求越来越高。你要是有什么深入的思考,写成论文,大胆发!认真发!即便体制内有这样那样的乌烟瘴气的事情发生,但是有知识有水平的人才,不管在哪里,都是受人尊重的,也是值得尊重的!学术成就对你的前途发展,绝对不可能是负累,反而是大大的加分!”戴自立对杨子轩*文一事,做了极大的鼓励,给官员*文一事,盖棺定论。杨子轩当然知道未来干部要迈向知识化,不少学历不高的干部,为了给自己长脸,不停和学者合作发表论文,搞专利,给自己脸上贴上“专业”的金,反而成了笑柄。杨子轩选择发表这样一篇论文,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认真筛选的。作为他在学术界第一篇崭露头角的论文,肯定是越基础,覆盖范围越广好,他这篇论文,讨论的东西,甚至能够作为国内意识形态的支持依据,能够作为国企改革的理论支撑之一……杨子轩希望日后从政,在每处的具体施政政策,能够和他的学术理论相对应起来,形成一整套的“经济发展政策理论”,那样影响力会更大……想到也许日后媒体对他的梳理报道中,会出现“杨式经济学”之类的标题。“好像扯远了,还是谈谈财政这一块,你在地方做市长,抓财政,应该也有一定认识。”戴自立想看看能不能从杨子轩这里得到什么启发。“昨天,也就是大年三十的这天,我才收到地方上交的财报。年初二部里要开会研究工作,年初一要抓紧时间把思路梳理一下……”作为内阁的核心成员。是长期无休的,搭配了一个精力充沛的汪总,加班加点更是常态,这一点,杨子轩是很敬佩的,外界看到的只是一个个政策,但是这些政策背后,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论证时间。“其实这几年的财政调整方向。我觉得都是以控制通货膨胀为主,给国内的过热的经济降温,先是给房地产热降温,接着就是给开发热降温,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集资热,也应该开始降温,还有一个热,没涉及到的,就是股票证券热……”这几个热潮,杨子轩都亲身参与进去。所以印象深刻。“这一轮调控的成果,现在已经显现了,财政政策调控是重头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辅相成。但分工也不同,对于宏观经济而言,货币政策更多是管总量,而财政政策包括税务政策,更多的是调整结构。”“你说得很准确,现在部里不少干部对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分工还理不清的。”“不过结合我地方主政的经验来说,我觉得有一个税制是有比较大问题的,就是增值税这个问题。”杨子轩脸色慎重“你说。”戴自立脸色也严峻起来。“现在的增值税是生产型增值税而不是消费型增值税,这就意味什么。这就意味着对投资要多征一次税,在一开始调控通胀的时候。有这个政策是很好的,是符合当时的经济和财政发展实际的。有利于控制投资。但是现在过热的现象已经减缓了很多,还实行这样的增值税,我感觉会挫伤企业投资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不利于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这种税制也是不符合国际潮流,现在国际上就是我们和印尼用这种的税制了吧……”杨子轩提到了一个核心的具体的建议。戴自立皱着眉头,”你说得没错,生产型增值税,确实有点奇怪,但是放开生产型增值税,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中央财政现在每年要少收几百亿,这个政策提出来,阻力肯定会非常大的……”“我明白,您是担心财政能不能承受这么巨额减少的压力,但是我觉得此税制改革,宜早不宜迟,再过几年,随着财政规模增大,生产增值税的占比也可能加大,那时候改革更痛苦,可能就不少财政减收几百亿,而是减少一两千亿了,阻力会更多……”杨子轩知道这个政策最好能争取下来,毕竟当前广陵同样面临资金吃紧的问题,尤其过年后,他会着重于国企改革,引起外部投资,如果有这项增值税,很多投资都会遭受挫伤性损失,对企业影响也是极大的。“其实我觉得,这个阻力还是出在你们部里,其他部门,我感觉不会有多大的阻力,就算财政少收几百亿,这几百亿还是留在国内,等于肉还是烂在锅里的,等于花钱给企业改制,等企业搞好了,做大了,对财政收入的拉升就会明显,那就是以几百亿的代价换几千亿了,就看你们舍不舍得短期利益,眼光放长远一点……”戴自立明白杨子轩说得很有道理的,而且看到的问题也很准,他其实也在犹豫,这也涉及他的“短期政绩”问题,在他执掌部委之后,财政收入连续两年飙升,虽然这枣子读书 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