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三个,求的神好像都不同。有求菩萨的,有求神灵的。是因为不在一处求取,还是说虽然在一间庙里,但许愿之人连拜的神灵是谁都不清楚?张口求就是?
心头的疑惑越来越多,但就像四周上下的无边黑暗虚寂一般,不会得到答案。我好像只需要根据他们的祈求和玉册上记录的善恶是非评述出来即可,至于是谁,什么时候,在哪里,都不重要。
而且我又想到,我的每次心念暗动,求取祖师保佑时。是否真的也有人在听闻评述呢?我的每一点念求,其实祖师都能感应到?
“嗡嗡……”
玉笔忽然震颤起来,似乎在提醒我不要想的太久。我赶紧凝神下来,看着玉册上显示的内容。意想不到的是,他的玉册上,几乎全是大大的黑字,尤其有些墨色,已经浓到化不开。
“钦州杨氏,家中以农桑为业,习书数载。于家中游手好闲,为祸乡邻。多靠父母接济而活。归家途中,见一童女可爱,遂起念,害之。惧事露,杀而分之……”
看到此处,我心绪难平。握笔的手都有些抖。这个家伙犯下恶事,害死人家无辜的女孩,遭了王法,临将受死,还敢祈求神灵保佑自己?
忽然间,脑子里冒出两句话来“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
以前读经时总是觉得不能完全领会怎么有人会做这等事?岂不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若是不信鬼神也就罢了,既然信鬼神,就应该知道因果承负,报应不爽的道理。
怎么到了自己身上,作恶的时候生怕鬼神不知?看到自己报应了,生怕祈求的不虔诚?神灵不能知道自己的祈愿?
这样的人,我在评述中,当然没有好话,直接写道:“害残弱时,不恤他人弱小。害而后杀。又恐败落形迹,试图掩藏,丝毫无有悔改之心。现王法当头,求告神祇,怎不念当日行凶时也起一点善念?”
写完,这一页玉册也消失了。同样再没有任何回应,只是响起了新的祈祷声,玉册上又开始出现新的金字与墨字。
若说第三个人时,我还有些无奈,觉得不知道要做多久去。还得怀揣小心,生怕出了错,到时候遭罚是一回事,若是因为我的缘故,让人家不能得到应有之报,我的罪过就大了。
可是在写下钦州杨氏的事之后,我忽然觉得,我现在做的事倒也是很好的。如果不是那位老者,我恐怕永远没有机会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听闻他人的心声,笃见他人的行为。
庙观中,熙熙攘攘人来人去,皆是祈福消灾。可这些人里,有些是善愿,有些的恶愿。有些该得,有些则不该得。看似那些泥像不曾言,实则冥冥中皆有知。
既然觉得手上的事是有意义的,我也逐渐放开了。反正也出不去,便开始认真的做手上的事,聆听不知从哪里来的祈愿之声,评述统计他人的功过善恶,写好后,皆传于天上,请不知哪里的神灵看后评断。(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