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新的线索(1 / 2)

茅山掌教 萧莫愁 1301 字 2023-01-06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我仔细的看了下画上的内容,上面画着一个两鬓斑白,眼神锐利的老者。老者站在一颗大树下,精神矍铄,但是胡须却像是多日不曾打理。脸上有着和师父一样的古板严肃,衣着和背的包都十分相似。如果要说差别,大概只有年龄上有所不同。

单单看见这幅画,我丝毫不会怀疑,师父年老了以后,大概也是这个模样。

顺着老者的眼神望去,他侧目看向一条小溪流对岸的屋舍。更远处便逐渐虚化,看不出具体是什么,只能大致猜测是一个村庄或城镇。

不得不说,李鸿兴的这幅画,人物神态捕捉的极好,能看出老者的目光炯炯,专注的在看着什么。至于构图,更是主次有节,虚实得当。无论是画面本身还是所表达的意象,都是上佳之作。

但我猜,能引得师父如此神情大变的。绝不是因为这幅画本身画的有多精妙,若是我没有猜错,应该是这幅画上所画的老者,与师父有着极密切的关系。

穿着神情都如此相似,若是我没有猜错,这上面画的便是我的师爷,杨远山。

“这是?”师父压抑住心中的激动,可我分明听出来,师父的声音也略有了些颤抖。

李鸿兴像是不曾察觉似的,自顾自的说道:“你们看,我的话虽然自认还行,但哪里有守一道长说的那般夸张?还活过来了?怎么可能?”

“画中人,你在何处见过?”师父直言问道。

跟随师父入道以来,还是第一次见到师父居然左手握住了拳头。面上的平静都是假象,师父这是在平复自己的心情。

终于,李鸿兴发觉好像当他展开画之后,便没人再关心他的画到底会不会活过来,而是更关心画上的内容。略作思考,讲道:“约莫年前吧,我沿岷江往上,在岷江与泸水交汇之地遇见的这位老道长,当时听镇子里的人说,镇子里出了妖魔,是老道长出手,降服了妖魔。在出镇子的时候,我恰好看见老道长隔河远眺镇子,彼时风光正好,我便随手绘了下来。”

“然后呢?”师父追问道。

“然后?我就走了啊,老道长也离去了。我们一句话都没说过,就是恰好相逢,恰好别离。”李鸿兴说的轻松。

对他的回答,师父显然有些失望,开口道:“画中道长与我关系极深,我寻他已经很久了。朋友,你能否带我去那处地方看看?贫道感激不尽。”师父抱拳对李鸿兴作礼道。

“啊?”李鸿兴愣住了,道:“道长,您没有开玩笑吧?此地距离鹄鸣山,约莫有七八百里之遥。且有山川阻隔,路程十分艰难,真要去。紧赶慢赶,也得一月才到的了。”

看着李鸿兴这模样,我心里十分不快。我才不信他是随手抽了一幅画便拿到了我师爷杨远山的画,而之前又是“十分恰好”的遇见了我的师爷。

甚至我觉得这就像是一个陷阱,一个布好的大局,等着我和师父往里面跳。

师父一定能看出其中不简单,但这是他无法拒绝的巨大诱惑。他离开茅山这么久,深入蜀地,全是为了找到我师爷,本来以为线索指向鹄鸣山,现在到了鹄鸣山之后,得知师爷早已离去。一切又没了头绪,恰在此时,好不容易又有了线索,怎么可能放弃?

莫说只是可能的陷阱,便是真的刀山火海,师父也会去闯一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