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活动时间,笛子依旧去了画室。画室在学校旧教学楼底层,裏面有许多的石膏、静物和衬布。笛子拿起她的画板,画板上面贴的是她昨天没有画完的静物,石膏和水果的组合。
笛子慢慢地削铅笔,6B和4B的,笛子只用这两种铅笔,她的老师说从HB到8B都得用,笛子认为她的老师不够专业,事实上,对色调把握得好的人,只需要6B就能完成一幅好作品,秧秧就只用6B,6B画出来的线条润泽丰富,显出十分漂亮的灰色。
画室里不停地有说笑的声音,嘈杂无比。旁边的男生和女生兴奋地低声打闹,用拿着铅笔的手互相挥来挥去,脸都憋红了,一张纸上,仿佛永远就是那样两条2B画出来的干涩线条。
选修课结束后,笛子也不想回家。家已经变了,不再温暖,不再洋溢着快乐。笛子没有目的地走在操场的跑道上,球场上还有打篮球的男生,短跑场地上田径队还在训练,说是少运会要开始了。
笛子走上台阶坐下,看着下面跳跃的人群。看他们一个个离去,看空荡的操场上安静的球架和双杠。直到黑夜来临。
母亲尖叫着问笛子为什么放学了不回家。母亲已经消瘦了许多,皱纹骤然横生。
笛子端了桌上的碗,扒拉碗里的米饭。母亲气急败坏的一掌把碗打了出去,又是清脆的碎裂声,白色的米饭和瓷器碎渣,散落一地。笛子端碗的手停留在空中,她抬头看母亲,看见母亲颤抖的下巴。她哭了,母亲也哭了,母亲抱紧了笛子,说:“你怎么不听话呢!你怎么也放了学不回家呢!你怎么也这么气我呢!”
笛子帮母亲打扫了饭粒和碗的碎渣,两个人沉默地吃饭。
吃饭已经不再简单,那意味着她们互相爱惜,她为了母亲不会放弃,母亲为了她也不会放弃。
她会乖乖的,她应该乖乖的,母亲已经太累了。可是,她对自己也是无能为力了,她听不进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写作业,心裏总是充满了恐惧和悲伤。
灯光下安静的咀嚼声,透着寂寞的凄凉。
母亲说话了,要笛子吃完饭给秧秧打个传呼,叫她明天回家。明天就是周末了,而秧秧已经几个星期没有回家了,她不想看到家里这样的情景。
笛子答应着,安静地吃母亲炒的青菜。那青菜没有炒太熟,一股涩涩的味道,也是悲伤的。
周末秧秧到底回来了,带着一些倔强的神情,处处发火。她不满意,她要的不是这样的家。可是,她终究是放不下的,放心不下惠竹,想看看笛子——其实她想她们想得厉害。
夏天了,秧秧穿着长袖的衣服,在房间里懒散地移动。
惠竹心裏怅然的疼痛,她忽略了她的孩子,在这样热的天气里,秧秧还没有短袖衣服穿。惠竹把秧秧以前的短袖衣找了出来,在秧秧身上比试着,说:“是短了点,今天先将就穿着,明天去买吧。”
秧秧并不|穿,秧秧是有衣服的,她学校衣橱里自己买的廉价又漂亮的衣服已经塞不下了,只是,她不能在家里穿短袖的衣服。
笛子知道原因,笛子忍不住偷眼看秧秧袖口裏面隐约的斑驳伤痕。
惠竹也发现了,惊讶地放下手里的碗,抓住秧秧的手腕,秧秧挣扎着,不给惠竹看。惠竹不由分说掀开秧秧的衣袖,细腻的皮肤上面,几个新的旧的被烟头烫伤的伤痕清晰地呈现了出来。惠竹可以用“气急败坏”几个字来形容。
惠竹站了起来,绕过桌子,气急败坏地抓起秧秧的另一条手臂看,上面也有几个丑陋的疤痕。惠竹抬了头,用愤怒的眼神盯着秧秧问:“谁?谁弄的?!”
说着就把秧秧整个儿翻了个转,撩开身上的衣服看,被秧秧赌气地挣脱开了。
“谁弄的?!”惠竹愤怒了。
秧秧低着头,并不说话。
“我找你老师去!”惠竹转身就走。
“妈!”秧秧跺脚叫住了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