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的!还真有埋伏!”
通过枪声的密集程度,上尉判断对面的毛子应该不是很多,但他不确定,现在开火的这些是否就是对方的全部人马。
身为尖兵部队,上尉很清楚自己有责任为随后赶到的主力部队摸清楚敌人的虚实,于是他命令身边的一台LT35轻型机甲过河去增援友军,顺带肉侦一下。
如果对方真有后手,那他们看到有装甲机兵出现,肯定会有所行动。
随着上尉一声令下,一台在肩甲上刷着铁十字标志的LT35轻型机甲越众而出。
这种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研制的轻型机甲采用反关节鸟足式结构,行动迅速而灵活,驾驶员可以像骑摩托一样趴伏在驾驶舱内,操纵起来非常方便。
德国在占领木衞三后,发现这种机甲比本国的II号要更优秀,于是便将缴获的LT35全部配备给占领军的装甲师,并让占领区的工厂继续生产这种机甲。
这台LT35出阵后,像只大鸵鸟一样小跑着冲过大桥,沿途的障碍物都被它轻松的一越而过。
驾驶员过桥后发现,己方的步兵已经被敌军压制在一个花坛后面抬不起头,马路上横七竖八的躺着五具尸体。
显然苏军的伏击打的很奏效,一下子就将侦察队报销了三分之一。敌军大多埋伏在街道两侧的建筑物二楼,对过河的德军形成了交叉火力。
这时,LT35的座舱窥视孔突然挨了一枪,理论上应该能够防弹的厚玻璃顿时被打的粉碎。驾驶员不由得暗骂了一声,没想到对方竟然还有狙击手,而且还装备了反机甲用的大口径步枪。
要不是LT35的窥视孔采用了潜望镜结构,比座舱的位置高出一截,刚才那枪恐怕已经打穿前装甲,把他炸成肉酱了。
意识到对方马上就要开第二枪,LT35的驾驶员急忙释放了烟雾,然后边做规避运动,边用自己的37炮进行压制射击。
己方幸存的士兵见状,当即想要借助烟雾冲进建筑物,消灭裏面的苏军。然而这几个倒霉蛋刚跳起来,一捆集束手榴弹便落在他们几个的脚边。
没等带队的军官喊出“卧倒”,他们便在爆炸中“飞”的到处都是。
短短五分钟,过河的两个步兵班便全军覆没,而正在反覆横跳的LT35并没有注意到那些倒霉的友军,苏军的狙击手一直在瞄着他。对方使用的PTRS-41反机甲步枪有着丧心病狂的14.5mm口径,穿甲能力已经足够威胁他这台LT35。
躲着躲着,LT35贴到墙边,他突然意识到,正在瞄着自己的恐怕不止一个狙击手。弥漫的雾气对他很不利,毕竟机甲的体现摆在那里,轮廓还是很明显的。
就在驾驶员犹豫着,要不要怂一波撤回对岸时,他倚靠的那堵墙突然动了!
驾驶员这才骇然的发现,原来这并不是一堵墙,而是一块巨大的帆布,一台体型至少比他大上三倍的重型机甲就躲在这块帆布的后面。
看着对方脸上那黑洞洞的炮口,LT35驾驶员的脑海中闪过最后一个念头。
“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