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彰德秋操(一)(1 / 1)

蒙山军 wanglong 1792 字 2023-01-06

龙谦关注着彰德秋操的事,捉摸着自己该以何种表现参加秋操大典。朝廷的预备立宪则终于迈开了步子。首要的就是厘清官制。这是以光绪名义颁布的圣旨中讲明了的。9月2日,也就是圣旨颁布后的第二天,清廷下诏,特派载泽、铁良等八位满族大臣,袁世凯、徐世昌等六位汉族大臣,会同编纂官制。以奕劻、孙家鼐及瞿鸿禨三位军机大臣担任总核定,其中奕劻这位晚晴第一贪是军机领班。另外,命令湖光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端方、两广总督周馥、云贵总督岑春煊、陕甘总督升允派员来京随同参议。官制编制馆设在了恭王府内的朗润园。以孙宝琦、杨士琦为提调,总司馆务。孙宝琦是袁世凯的姻亲,杨士琦是袁的心腹故交,首席智囊。抽调的40余人,分为了起草、评议、考定、审定四个小组。很快,被清廷寄予了无限希望的“改革”小组拟定了五项官制改革的原则;1、此次厘定官制,遵旨为立宪预备,应参仿君主立宪国官制厘定。先就行政司法各官,依次编改,此外凡与司法行政无甚关系各署,一律照旧。2、此次厘定要旨,总使官无尸位,事有专司,以期各有责成,尽心职守。3、现在议院难成立,先就司法行政厘定,当采用君主立宪国制度,以合大权统于朝廷之谕旨。4、钦差官、阁部院大臣、京卿以上各官,作为特简官。阁部院所属三、四品人员,作为请简官。阁部院五品只七品人员,作为奏补官。八九品人员,作为委用官。5、厘定官制之后,原衙门人员,不无更动,或致闲散,另在京另设集贤各院,妥筹位置,分别置移,仍优于俸禄。入手处是政府机构的调整,着眼点则是政府职能的转换。考虑的很周全。这个关于官制改革的五点建议报上去,很快被朝廷批准,责成“小组”“陆续筹议,详加编定”。按立宪国官制,不外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并峙,这意味着清廷的预备立宪毫不含糊,你看,编制小组都考虑到议院的成立了。据说,“改革小组”中发言最多,提议最多的便是直隶总督袁世凯。而“小组”理论上的负责人庆亲王奕劻一般都无条件支持袁世凯的意见,让参与其事的铁良、载泽、寿耆等满人恨的要死。他们知道,袁世凯已经把奕劻那个老混蛋完全收买了!至少铁良听说过一个传闻。在庚子年被乱兵打劫的奕劻对于银子痴迷到病态的地步,但那时他还未得志,收个几千两银子已经很让他高兴了,但袁世凯主政直隶后,派他的心腹幕僚杨士琦(杨士骧之弟)一下子给了奕劻十万两白银的一张银票。当奕劻看清银票的数额时,大吃一惊,“这如何使得?”但杨士琦很会说话。他说,袁大人知道王爷是常进宫伺候老佛爷的,左右的太监们很难对付,一定会向王爷讨赏,这也是一笔可观的费用。这笔钱就当是给王爷零用,以后还得特别报效。于是,奕劻在龙谦之外,又多了袁世凯这个大金主。奕劻倒是那种收了钱便替人办事的主,以后大凡龙谦和袁世凯有所相求,必定全力以赴,出卖的自然是满族贵族集团的利益。而在袁世凯和龙谦之间,奕劻采取了不偏不倚的态度,互不相帮,凡是袁世凯挤兑第五镇的建议,奕劻都会压下来——他是满清1903年成立的中央练兵处的首席大臣,有这个权。倒是龙谦,从来不说袁世凯的坏话,也不提损害袁世凯的利益的事情,似乎满足于在山东做他的山大王了,最多只是打听下朝廷的人事变更和政策走向,而孝敬却从来不缺,使得奕劻感到欠了龙谦更多。这个时候的袁世凯虽然受到目光盯住了北洋新军军权铁良等的挤兑,但政治上仍然极具进取心。立宪风声渐紧,他从观望派一下子转为坚定的立宪派,基于以下的考虑,第一是慈禧毕竟已是风烛残年,万一哪天突然跌倒,光绪重新掌权,就凭戊戌年的过节,即便能保住脑袋,官职是肯定要丢了。而清廷一旦立宪,皇帝将被剥夺实权,自己自然无事。不过,这种说法不过是局外人的议论,袁世凯自己肯定不会说,察其究竟,作为晚晴最出色的政治家,袁世凯绝不会将自己的脑袋和前程寄予立宪上,合理的解释是立宪会给袁世凯带来更大的实惠。这种推测更接近于实际。立宪后会设立内阁以行使行政大权,按照当时的情况,内阁总理多半是满人出任,而奕劻以其爵位和资历,担任总理大臣的可能性很大,而凭着袁世凯这些年在奕劻身上的投入,谋一个副总理不是过分的要求,以之前在中央练兵处的情况,奕劻仍然会成为摆设,内阁的实权将落在袁世凯手中。雄心勃勃投入官制改革的袁世凯大刀阔斧,很快就拿出了具体的方案:撤销军机处,吏部,礼部,翰林院,都察院,宗人府;合并工部和商部为农工商部;改户部为度支部,刑部为法部;分兵部为陆军部和海军部;增设资政院、审计院、交通部、留学部。同时设责任内阁,设总理大臣一人,推荐奕劻出任,左右副总理大臣各一人,自己居其一。吊诡的是,方案尚未正式上报便泄露了出去,立即遭到了激烈的反对。首先反对的是军机处。大小军机们简直出离愤怒了!军机处是什么?自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就是皇权运作的最高行政机构!如今袁世凯竟然要撤销军机处,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其次皇亲国戚们也激烈反对。袁世凯的方案是将皇族排挤出国家的决策和执行之外!难怪有人说他是活曹操,这不是窃取大清天下的预演吗?担任户部尚书的铁良想,即使自己出任副总理大臣,也将交出目前掌控的兵部和财权。关键的人物登场了,他就是军机大臣瞿鸿禨。瞿鸿禨并不反对官制改革,他反对的是奕劻和袁世凯。瞿鸿禨的办法是觐见慈禧,他找了个机会单独面奏,对慈禧说,袁世凯的方案是改军机处为内阁,表面上看起来区别不大,实际情况却是天壤之别。军机处的运作方式是做出决定后要先请示太后同意后方可实施。而内阁成立后是先实施再奏报——不过是备案而已。所以,如果依据袁世凯的方案搞,太后您老人家从此不必为军国大事操心了!瞿鸿禨成功地激怒了慈禧。立命瞿鸿禨拟旨,宣布官制改革的无不议原则:军机处事不议,八旗事不议,内务府事不议,翰林院事不议,宦官事不议。袁世凯吃了一闷棍,被迫改自己拟定的方案。就在官制改革纷纷扰扰之时,另一件大事又吸引了国人的眼光。1906年8月底,朝廷批准了铁良等人的建议,拟以新建陆军在彰德举行秋操大典。让朝中那些不谙世事的王公大臣见识下新军的赫赫军威。为了检阅新建陆军的成果,尚未裁撤的兵部决定在1906年秋在河南彰德举行一次规模空前的新军会操,增加了对抗演练的内容,完全具备军事演习的基本内涵了。拟定出席秋操的新军分为南北两支进行对抗演练,北军由段祺瑞的第三镇主力加曹锟的第一混成协组成,总兵力约一万九千人。南军由张彪的第八镇第十五协加黎元洪的第二十一混成协,另加第五镇第十协的一个标,总兵力约两万人。为了增强这次秋操的对抗性,朝廷专门掏100万两银子向德国购买了用于演习的橡皮子弹,这玩意打在身上要不了命,但是也会伤人,导致士兵跌倒暂时失去战斗力,橡皮子弹会在人身体上留下片片青紫,甚至会洞穿军衣。所以裁判很容易判定“战场”上部队的伤亡率,从而判定其胜负。至于炮兵骑兵工兵辎重等特殊军种,各有其方法判定高下,比如炮兵,将采取实弹射击的方法考核射速,射击准确率等指标,当然不可能将炮兵用于与步兵的对抗了。已经确定的秋操项目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检阅军容,包括对特种军种的考核。第二阶段是实兵对抗,那是步兵的事,也是秋操的高潮。出席了这次军事盛典是注定主宰晚清的风云人物:检阅大臣为袁世凯与铁良,冯国璋为南军审判长,良弼为北军审判长,徐世昌指挥会操参谋处,南军总统官为黎元洪,北军总统官为段祺瑞。还有一个此时尚籍籍无名的小辈人物,那就是被袁世凯点名担任审判员的刚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回国不久,年方二十四岁的蔡锷。抽调山东部队加入会操是铁良的主意,此次会操铁良担任检阅大臣,点名要第五镇派一个协的兵力参加。慈禧这两年总听说第五镇如何的精锐,尤其是奕劻和铁良从山东回来,每年收受龙谦大笔贿赂的奕劻更是将第五镇夸为国内精锐第一,慈禧也想看看自己所看重的这支部队究竟如何,于是传谕必须抽调龙谦的部队参加会操。袁世凯当然不愿意山东军参赛,但又不能拒绝太后的旨意,所以从南北两军兵力相当出发,如果第五镇出一个协就有些不好安排了,最终说服铁良只抽调其一个步兵标参加,而且使其加入南军。铁良略一思索便同意了。铁良素知袁世凯指挥不动第五镇,进而歧视排挤第五镇。但这正是老佛爷希望看到的,也是自己乐于看到的。而袁世凯将第五镇的部队编入南军,是想在演习的第二阶段打败这支北洋军的另类部队,给看重第五镇的朝中大员一个耳光,让慈禧为首的满洲贵族知道袁世凯一手训练的北洋主力才是大清的擎天玉柱。如果将其编入北军,这个效果就打折扣了。朝廷的旨意到达山东,龙谦立即召集主要将领及谋臣开会商议此事。除掉总部处长以上军官,驻防济南及青、莱两州的第十协标统以上军官,换防至山东西部数府的第九协标统以上军官悉数返回济南,巡防军宁时俊以下三个暂编团的团长也列席参加了这次会议。龙谦还是他的老办法,由参谋长司徒均将情况通报后,自己就闭口不言了,专心听大家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