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团重重的七月事件虽然被平息,但彰示了临时政府对局势掌控力之弱。在尼韦勒攻势依旧失败后苦撑局势以待美军抵欧的英法两国担心起了俄国。作战三年,西线抗击德军的主力无疑是法军,尽管英国逐步加大了其陆军的投入,在某些战场和战役中充当了主力,但法军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尼韦勒攻势后,法军出现了不稳定的苗头,一些团队公开抗命,拒绝执行作战任务,喊出拒绝战争,要求停战的口号,令英法两国大为惊恐。新任法军总司令贝当将军不得不采取铁腕政策,抓捕、处决了上百名军官,总算控制了形势。但军队高层承认,战争的潜力已被耗干,完全有先于德国倒下去的情势出现。法国总人口远远少于德国,就人力资源一项,法国就远逊对手,而英法在西线的战损比一直高于德军,使得法军已经呈现“撑不下去”的苗头了。好在美国参战了。在七月事件爆发后,英法美意四国在伦敦召开了研讨会,重点讨论了俄国问题。根据各方面的情报汇总,俄国局势相当危险,俄军厌战情绪日趋严重,现在别说进攻了,能够保持战线稳定就谢天谢地了。但美国重整军备需要时间,代表威尔逊总统参加会议的国务卿蓝辛说,美军第一支部队投放法国的时间不会早于11月,受限于海运问题,美军集结至足以打破西欧战略均势就更久了,恐怕要等到1918年了。就算美军从11月起每月投放十万人马(这个速度已经很惊人了特别在未肃清德国潜艇的威胁下),也要在明年春季结束后才能集结起一支承担战役规模的大军。英法的军事领袖们私下对美军的战斗力极为怀疑,一个自南北战争后承平数十年的国家,仓促动员起来的军队能不能打仗真是一个大问号。不过,按照美国的计划,将要动员300万以上的大军,就算这支部队战斗力孱弱,光靠人数也把德国人吓死了。时间在协约国一方。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就在于平稳熬过这几个月。前提是俄国战线不能出大问题,如果发生俄国退出战争的情况,上百万德军调回西欧,完全有可能在美军到来前翻盘。但德国人肯定不会睡觉,他们一样会意识到时间这个因素对他们是不利的。在美军大批抵西欧之前,德国人一定会做点什么,不然他们就彻底完蛋了。他们一定会进攻,谋求逼迫协约国停战的资本。向哪里进攻?意大利战线是不必考虑的,哪里主要是奥地利人,奥匈帝国已极度虚弱,没有力量发动决定性的进攻,而且,即使逼迫意大利投降,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同盟国要想取胜,必须让英法屈服,但目前情况下,以德国在西线的兵力是不能达成这个目的的。根据统计,德军在西线与英法联军的兵力对比是二比三,他们没有那个实力。但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德国解决东线问题。那样的话,德国从兵力到武器就可以压倒英法,从而在美军加入前结束战争。俄军虽然从开战以来败多胜少,损失了至少三百万军队,但依仗其辽阔的纵深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使得德军不可能彻底击败俄国。但罗曼诺夫王朝的迅速垮台及俄国政局的连续动荡带来了变数,俄国的某些政治派别公然打出了退出战争的口号,使得英法极为担心。二月革命是英法美乐于看到的,罗曼诺夫王朝的垮台也符合英法美的政治标准。他们将针对德奥的战争宣传为民主对专制的正义之战,但这个宣传有个破绽,那就是俄国。谁也不能说罗曼诺夫王朝统治下的俄国是民主国家。所以,俄国临时政府一成立,英法美等国立即予以承认。但彼得堡七月事件的发生就不是协约国愿意看到的了,所以才有伦敦会议的召开。伦敦会议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俄国,结论是必须让俄国挺住。加大对俄国的援助是题中应有之意,在美国加入后,协约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彻底压倒了同盟国了,物资不是问题,但关键还是军事。与会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们得出了一致的结论,那就是中国成为了俄国问题的关键因素。在俄国政局依旧不明朗的情况下,只有让中国人继续向俄国投放兵力直至可以独立承担对德作战的程度才能放心。中国远征军在俄国的表现令英法感到惊异,他们展现了超越预期的实力,只要中国远征军总兵力达到100万人,基本可以保证东线无虞。会议决定由绰号“老虎”的法国总理乔治·克里蒙梭和美国国务卿蓝辛联袂出访俄国,为摇摇晃晃的克伦斯基临时政府打气并商定对俄的军事和经济援助,以稳定克伦斯基政府的统治。但他们必须先赴北京,向北京通报伦敦会议的内容,并促成北京继续加大对俄国的军事投入。一国总理和另一国国务卿联合出访是罕见的,但在这种形势下也就顺理成章了。本来应当是英法出面的,但美国已经后来居上,成为了对德作战的主力,所以决定法美联合出访俄中两国,因为法国完全可以代表英国了。伦敦会议虽然是秘密召开的,但风声还是走漏了。日本政府委托其驻英大使向协约国领袖们提出了一个建议,日本陆军愿意投放俄国,帮助俄国稳定其战线,第一期兵力将不少于4个师团,最终兵力不会少于10个师团。日本人没有提军费问题,显得很慷慨且有诚意。日本人终于意识到参战的好处了。这个消息对于英法是好消息,增加了他们“要挟”中国的砝码。但美国对此却态度消极,美国已然感受到日本海军的威胁,特别是他们借宣战德国的机会抢占了德国在太平洋的几块殖民地后,兵锋东指,夏威夷都不安全了。而且,俄国和日本有宿怨,那场日俄战争肯定给俄国人心里留下了巨大的阴影。历史早已证明,如果没有日俄战争,俄国就不会爆发1905年革命,就不会出现杜马和林立的政党,也就没有二月革命和如今的局势了。这种情况下,俄国人一定不愿意看到日本军队进入俄国。对于美国人的疑虑,英法建议先跟中国谈,如果中国愿意满足伦敦会议的要求,就不必理会日本了,自然也不需要说服俄国。但是,如果中国人开价过高,为了协约国的至高利益,说不得也要利用一下日本了。8月10日,克里蒙梭和蓝辛乘坐同一艘军舰抵达北京。中国总理方声远在国会广场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当晚,龙谦总统出席了在迎宾馆为美法贵宾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次日,在迎宾馆举行了正式会谈,中方自龙谦以下,总理方声远,国防部长封国柱,总参谋长司徒均,外交部长唐绍仪等参加了会见。克里蒙梭总理首先向龙谦总统通报了伦敦会议的情况,蓝辛国务卿则通报了美国的动员情况。克里蒙梭代表协约国主要参战国向中国提出了增加俄国战线兵力的要求,克里蒙梭提出,在两个月内,至少向俄国增加一倍的兵力以接管俄军的主要战线。并且建议在北京会议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由中方派出要员与他们一起去彼得堡,跟俄国临时政府商定相关细节。克里蒙梭坦承,在当前情况下,华军比俄军更为可靠。克里蒙梭和蓝辛并未提及日本的要求。但这个问题被龙谦提出来了,而且摆在了首位,“我们已经获悉了有关日本的消息,我代表中国政府郑重宣告,中国决不允许日本插手俄国事务。那是一个不值得信赖的国家,除了乘火打劫他们什么也不干。如果日本一意孤行,中国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包括从俄国撤回全部军队。”他对克里蒙梭和蓝辛说,“我骨子里是个军人,不喜欢虚伪的外交语言,请二位原谅。中国的基本态度是,在对同盟国的正义战争中,英国,法国,以及美利坚合众国,在日本和中国间只能选择一个!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不容商议。在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贵方明确的承诺之前,我们没有必要谈及其他。”“当然,”克里蒙梭看了一眼蓝辛,“我们信赖中国盟友,如果中国可以履行义务,为什么要日本参加呢?”“美国朋友也是一样的态度吗?”“是的。美利坚合众国的态度完全明确。”蓝辛点点头,“威尔逊总统对于中国盟友所作出的贡献表示敬意。总统希望中华共和国在我们共同的事业中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位可以代表英国政府吗?英国可是日本传统的盟友。”“完全可以代表。乔治·劳合先生领导的政府跟法国政府有着完全一致的立场。”“那么问题就简单了。”龙谦微笑道,“我个人原则上总理先生的建议,我认为战争的曙光已经显现,我们不能功亏一篑。中国可以增兵。但囿于后勤等因素,需要盟国的支持。另外,俄国局势比较复杂,要考虑到各种情况的发生。对于俄国,我们掌握的情况可能更详细一些。不如这样,就由方声远总理代表我跟二位做细节上的商谈,如果援助到位,我军甚至可以在俄国战线发起一次带有战略性质的攻势,以牵制德军向西线的兵力转移。”外交讲究对等,龙谦将谈判交给方声远并无失礼之处。克里蒙梭知道中国一定会提出援助问题,这是毫无疑问的。法国也需要援助,三年的战争已经耗尽了法国的力量,流干了法国人的鲜血。要靠法英给予中国直接的援助是不现实的,在去年春,也就是中国参战之前,协约国已经开出了极高的价码了,包括放弃控制了多年的海关,包括缓免中国的历史赔款,包括取消治外法权……波士顿协定更使中国拿到了天量的贷款,如果中国人开价过高,他们不会答应。日本的牌并未失效,还可以打。即使是美国,也应秉承先欧后亚的战略,不能给予中国更多的物资。但他现在不能提这个问题,要看中国如何办。但方声远在接下来的会谈中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不是经济和援助,而是要美英法承诺中国的安全,特别是海上安全。方声远指出,日本是有过先例的,1914年,日本就依仗海军优势侵略过中国。在中国将国防军主力(含空军)派至俄国的情况下,不能不顾及自己的国防安全,特别是已经成为远征军后方基地的东北安全,因为根据朴茨茅斯协定,日本在南满仍驻有正规军且控制了旅顺至沈阳的铁路,这已经构成了对中国的现实威胁。另外,中国还担心日本对中国的沿海城市安全及海上运输安全提出了要求,现在上海、天津等城市已经成为了中国的工业重镇,承担着大量的军火制造任务。而海上运输日益繁重,中国不能不顾忌强大的日本海军实施封锁战略。为此,中国要求协约诸国为此背书,如果中日间发生新的军事冲突,至少美国和法国须无条件站在中国一方应对日本的侵略。克里蒙梭和蓝辛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美国现在在远东的国策是扶华抑日,而法国的利益在东南亚,跟日本基本没有利益瓜葛。而且,这不过是空头支票,法军不可能参与到中日间的军事对抗中。不过,克里蒙梭指出,日本也是协约国的一员,日本没有任何理由对中国进行军事打击,而且,以日本目前的陆军实力,绝非中国的对手。至于海上安全,因为涉及协约国总体战略,法国,以及英美绝不允许任何闪失,这点,请中国完全放心。这不过是开场白。后面才是中国的具体要求。第一是要求英法美承担远征军后续部队50%的战费,方声远坦承,以中国的现有国力是无法承受百万大军万里之外的作战的。既然美法方面提出让中国将远征军兵力扩大一倍,那就是要再派出30个师。中国在去年的对俄作战中已经全力以赴了,实在承担不起如此大的战费开支。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中国在1916年的对德作战理论上没有向英法美要一分钱。贷款也好,战争债券也罢,都是一种债务,是要归还的。而中国再向俄国增兵,只是提出了一半的开支要英法美承担,实在不能算是过分。所以,克里蒙梭和蓝辛没有商量就答应了中国的要求,商定由美国支付这部分开销。但方声远还有第三个要求,不是要钱,而是要技术。方声远说,由于中国军队武器制式与他国不同,所以必须扩大中国的军火生产能力,这样就需要英美法三国无偿转让更多的技术。他开列了一份清单,涉及航空、舰船、化工、电子、光学,林林总总,共计101项,都是中国急需掌握的关键技术。显然,中国早已预料到了协约国对其的依赖,不然不会准备如此充分。蓝辛和克里蒙梭不约而同地感到了中国在工业化方面的勃勃雄心。如果中国仅仅是要钱,他们并不会感到为难,但这些技术的转让却需要慎重研究,它们代表着实力,代表着未来。在远东出现一个工业化大国对世界局势产生何种影响,必须做出充分的评估。所以,克里蒙梭和蓝辛婉拒了方声远关于转让技术方面的要求,声称其中一些技术并不掌握在国家手里,是企业集团所有,因此不能答应。方声远客气地说,完全理解两国的立场,但这事关这场战争,天晓得它还要打多少年?我们愿意履行义务,但只能尽力而为了。会议就此搁浅。中国等得起,但法国却等不起。克里蒙梭在经过慎重考虑后提出了一个建议,是否可以灵活处理呢?比如先成立一个专门的小组,逐项研究这些技术的来源,然后再确定?但增兵不能等,因为俄国局势比较危险。蓝辛则提出了另一种思路,即组建合资企业以弥补和扩大中国的军火工业,这样容易说服美国的财团。方声远接受了法美两国的建议,要求签署一项经济技术协定,把原则确定下来,这是中国履行新义务的必要条件。于是,三方商定立即成立一个工作班子,法英美三国派专家组来华共同议定对中国的技术援助和合资问题。为此,三方在经过一天的磋商后拟定了一份秘密协定,将技术转让及合资办厂的原则确定了下来。8月13日,龙谦在总统府设宴招待克里蒙梭和蓝辛,对会谈的成果表示基本满意。确定由方声远总理代表自己同克里蒙梭及蓝辛共同赴俄会见俄国临时政府,协调战争相关事宜。龙谦提出,鉴于俄国的特殊情况,控制主要战线和城市至关重要,特别是西部战线和西北战线,彼得堡及莫斯科不乱,俄国就不会乱。隐约提出了中国远征军的使用方向。但克里蒙梭和蓝辛对此却不能表态,他们认为俄国人绝不会将莫斯科和彼得堡的安全交给中国人,只是表示,他们重视总统先生的建议,并将该建议带给临时政府去研究。临别之际,龙谦交给蓝辛一份给威尔逊总统的私人信件,托蓝辛转交威尔逊总统,并且保证说,最晚在一个月后,第三批部队即可启程运送俄国,兵力不少于三个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