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县尉作为维护一县治安的武官,麾下统领着数千县兵,亦可以说的过去。
在初步定好三营的主将之后,糜旸开始进行最重要的一步。
自古以来,身为主将者,一旦统领大军数量一多,那么势必要将麾下大军分割,交给麾下的诸将分别统领。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例如如今的糜旸将一万大军,主体部分一分为三,分别由孟达、张嶷、邓艾三人统领。
这一点是现实的需要,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可以直接统率每一位士卒。
要想将大军指挥的顺畅自如,就要定好严密的组织架构,而后再分派诸将统领。
但身为主将,必须要将兵权牢牢的握在手中。
兵权的作用有多大,诸葛亮在糜旸来之前已经告戒过他:
“夫兵权者,是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
说的简单点,那就是兵权是糜旸这个主将安身立命的根本。
在和平时期,兵权的具体象征是虎符。
但是虎符发挥作用的时候,是王朝的和平时期。
因为有着中央的强大威慑力在,所以中央颁发的虎符才有最大的效用。
但现在是乱世,虎符这种东西,早就失去了最大的效用。
在乱世之中,要想牢牢掌控住麾下大军的兵权,靠的主将的手段。
糜旸之所以将三营的实际掌握者,分别为任命孟达、张嶷、邓艾三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这三人之间从无勾连。
而且这三人之间,除了张嶷与邓艾两人之间还好之外,孟达对张嶷与邓艾两人,是看不上眼的。
这样就可以防止这三人进行私下串联,威胁到他。
这是从上层架构中做出的制衡手段。
当然靠这一点还是不够的。
在一万大军当中,若论对糜旸最忠心的,不是邓艾,亦不是张嶷,而是糜旸从公安城中特地带来的一千五公安士卒。
这是在公安一战后,糜旸收获的最大的成果之一。
那一千五公安士卒,在糜旸恩威并施的手段之下,早已经对糜旸死心塌地。
一千五公安士卒其中有五百人被糜旸收为亲军,剩下还有一千人。
这一千人,糜旸的打算是让他们成为这三营大军中的各级基层军官。
统率大军必须要通过相应的组织架构执行,而军队组织架构的根本就在于各个基层军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喜欢糜汉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糜汉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