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为费祎在丧礼上的表现,所以诸葛亮从此对费祎开始注意。
费祎的名声刘备也有所耳闻,所以在听到诸葛亮推荐费祎时,他便答应了让费祎担任出使江东的副使。
在定下出使江东的正副使人选后,数日之后一支上百人的使团开始朝着江东进发。
江东,建业。
在建业城外的官道之上,一位身穿常服的威武男子正在带着随从视察着城外的稻田。
这位男子周围除了有数百位亲卫之外,在他的身边还跟着两位孩童,分别为一男一女。
这位男子正是江东之主孙权。
那两位孩童男的叫孙虑,女的叫孙鲁班,分别是孙权的次子以及长女。
本来作为江东的治所,建业城的治安一直很好。
而或许是有着家族基因影响,之前孙权凡出游时,亲卫随从都不会带领太多。
但是孙权的这个习惯,在遇到两位名将后,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那两位名将一位叫张辽,一位叫糜旸。
而在这两人之中,无疑糜旸给孙权造成的心理阴影更深。
那一夜的割须弃袍之辱,孙权至今还记忆犹新。
在有着悲惨往事的情况下,孙权彻底改变了他轻佻行事的习惯。
今日孙权带着两位子女及数百亲卫来到建业城外,并不是为了踏青。
身为江东之主的他,是来视察城外稻田的收获的。
因为地域差异,所以南北方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也有着很大的差别。
虽然在目前华夏人民的主要主食是粟米,但是作为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东来说,最重要的农作物一直就是一种——稻。
关于稻的种植,在华夏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
而江东一地之所以以稻米作为主要农作物,原因无他,那就是稻米实在太适合种植在长江中下游一带。
尽管这时的南方地域很多都处在未开化的阶段,地广人稀。
再加上先进的农作技术都在北方,所以目前江东种植稻的方式还是以“火耕水耨”为主。
但是因为江东的土地、气候太过适宜稻的生长,所以江东的粮食产量一直不低。
这便是属于老天的恩赐。
正因为江东这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历史上曹魏与季汉都曾经因为粮食而错过许多战机,但是东吴却一直没有这种烦恼。
甚至孙权可以因此单单凭借江东一地,拉起十万大军四处征伐。
军民以食为天,粮食可以说是保障一个势力繁荣昌盛的根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喜欢糜汉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糜汉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