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在曹泰的叙说之下,众位大臣都明白当日是夏侯霸率先对汉军的却月阵发动袭击。
并且也是在他的召唤之下,各处的魏军骑军这才齐聚到一处。
跪在曹泰身后的的夏侯霸也知道现在的局势对他不利,所以他马上开口为自己辩解。
在夏侯霸看来,之前魏军骑军对汉军步卒占据着莫大的优势,所以当时他才会大意。
当初曹丕不正是听到这消息后,还特地派出一万骑军南下去扩大战果的吗?
夏侯霸所率领的数千骑军,正是那一万骑军中的一支。
在夏侯霸看来,奉曹丕命令南下扩大战果的他,在见到汉军又如以往上岸后,自己主动对他们发动袭击,乃是情有可原之事。
至于当时自己率先撤退一事,夏侯霸又不傻,当然不会承认。
夏侯霸所说的这种情况,在场的曹魏大臣都知道。
但是现在纵观全局想想,汉军之前一直被魏军骑军戏弄,而关羽始终没做出反制的措施,很可能就是他的骄兵之计。
因为骑兵的作战风格是,所以曹魏大将中能担任骑将的都是性格刚勐之辈,是最容易中这种计策的。
毕竟在以往却月阵出现之前,拥有强大的北地骑军一直是曹魏的骄傲,谁也不会提前想到,关羽会想着这种诡异的却月阵来以步克骑。
在曹泰与夏侯霸的叙说下,为了不承担太多的罪过,他们都尽量将自己从战败的责任中摘出。
或许曹泰与夏侯霸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在座的张辽在看到这一幕后,却在心中发生一声叹息。
虽然张辽被曹丕任命讨伐糜旸,但是步军出征不像骑军可以说走就走。
数万步军出征单单准备粮草一项就要一段时间,所以目前张辽还在宛城中。
张辽是在建安三年末投降曹操的。
那时曹操虽然已然奉迎天子,剿灭吕布,成为中原地区的霸主,但是那时的曹军周围还有着许多强敌。
那时的曹军势力根本无法与现在的大魏相比。
但是那时的曹军上下一众将领在曹操的带领下,全都是众志成城,想着共克强敌。
就算有将领战败,第一反应想的也是自责罪过并且反思,绝对不是互相推诿。
曹泰与夏侯霸的先辈曹仁与夏侯渊便是如此,而当时他们的年纪亦与现在曹泰的、夏侯霸相差不远。
毕竟天下又哪里有不败将军呢?
在这种良好的风气下,曹军才能在霸主曹操的带领下一步步壮大,北克河北,西灭群雄,南吞荆州,最后成就大魏的基业。
但这种良好的风气,却在曹操建立魏公国后渐渐消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喜欢糜汉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糜汉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