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权力欲望 无人能免(2 / 2)

糜汉 酱油拌历史 966 字 10个月前

除去他的叔父曾历任要职外,陈留吴氏中的许多族人,亦在中原各地担任过官员。

按照正常的发展,吴懿若一直留在中原凭借着族望,他不愁没有出仕的门路。

但在数十年前来,尚年轻的吴懿却做出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

当年刘焉迁任益州牧后,吴懿带着全家随刘焉入蜀。

虽然那时名义上吴懿寻找的理由是刘焉与他的父亲交情很好,但实际上吴懿的本心却不是如此。

诚然当初从北方来到益州归附刘焉的士族不少,正因为那些士族所以在益州形成一股特殊的政治势力东州派。

但是东州派的众官员绝大多数都是被迫为了逃难才进入益州,如吴懿这般主动跟随刘焉离开华夏中心进入益州的士族,可谓是绝无仅有。

而且吴懿不是自己如此,他是将他的整个家族,都迁入益州当中。

要知道士族最重要的就是在家乡的族望,这是族中先辈一辈辈积累下来留给子孙最宝贵的财富。

更何况安土重迁的思想在汉代是十分浓厚的。

当世士人除非有生命的危险,不然不会做出这种釜底抽薪的举动的。

在这种情况下,吴懿却毅然决然做出如此大的牺牲,他的想法肯定不简单。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若没有足够的利益,吴懿完全没理由这么做。

而吴懿当时想得到的,其实也简单。

当时的刘焉是益州牧,等于是益州的土皇帝,吴懿看中的正是刘焉这一点。

举家跟随刘焉入蜀,只是吴懿的一种投机行为而已。

吴懿是个善于投机,敢于投机的人。

若非如此,吴懿的妹妹后来也成为不了刘冒与刘备的妻子。

善于投机者,对于权力的欲望肯定是不轻的。

旁人或许不十分了解吴懿,但自小跟随在吴懿身旁的吴班,当然知道他的兄长绝对不是他现在表现出来的这般清心寡欲。

于是在说完那番话后,吴班便又对着吴懿接着言道:

“兄长,州牧这番安排是不将你放在眼里呀。”

吴班的这句话,暴露出他心中的真实想法。

方才他心中的埋怨还以担忧梁州的未来为幌子,现在见吴懿对他的话没反应,吴班只能不再隐瞒他的真实想法。

吴班的真实想法便是:州朝三贵,怎么说也该有吴懿的一杯羹。

其实吴班有这种想法,乃是正常的。

诚然现在吴懿是征北将军、汉中太守,在魏延被糜旸剥夺兵权后,吴懿已经是梁州军方的二号实权人物,并且是两千石高官。

但是在汉代,从来就没有军政分离这一说。

汉人担任要职,一般都会兼顾军政两方面,这也是该汉人被人视为地位崇高的标志之一。

这是大汉几百年以来的传统,早已深入在每个汉人的心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欢糜汉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糜汉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