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曹叡来说,是更加不能接受的事。
只是在心中有所决断后,曹叡并未急着下达诏令。
以洛阳中军的重要性,哪怕他当下可以说几乎掌握了曹魏的政权,但洛阳中军调动一事还必须得到曹丕的同意。
曹叡先让陈矫退下,然后便乘坐御辇朝着曹丕的寝殿走去。
曹丕自那日在朝阳殿内吐血后,就将政事都交给曹叡处理,而他自己只是安心养病。
得亏曹丕有个好儿子,为他分担了许多糟心事。
加上御医的精心调养,这才让曹丕一直能活到今日。
只是当身体的根本已经损坏后,那么纵使有着再好的外部条件,也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曹丕自己知道,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就会有那不忍言的一日。
这一点曹叡也知道。
出于孝道,在见到曹丕之时,曹叡并未直接提及张合战败的事。
他只是旁敲侧击的询问曹丕能够给他调动洛阳中军之权。
可曹丕是身体愈发不济不错,但他的智商并未降低。
能动用到洛阳中军,那就代表着曹魏目前的战情并不乐观。
不过曹丕并未戳破曹叡的隐瞒,他笑着将能调动洛阳中军的虎符交到曹叡的手中。
而就在曹叡离去之时,曹丕却突然对着曹叡言道:
“明日你以朕的名义,向孙权写一封国书。
内容便是:朕为大魏太子,求取他的长女。”
在听到曹丕的话后,曹叡不免有些惊讶。
他之前为了避免曹魏陷入两面作战的境地,便有派出使者暗中前往江东,想以联姻的条件换取孙权的支持。
可惜的是,他派去的使者只得到了孙权暧昧不清的态度。
后来淮南便传来陆逊领兵北上的消息,因此这件事便也被他暂且放下。
这件事尚未走上公开的流程,曹丕又怎么会知道的。
况且以之前孙权暧昧不清的态度,哪怕曹丕现在以国书的形式向孙权求亲,孙权也不一定会答应。
看见曹叡惊讶的眼神后,曹丕又岂会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呢?
近来曹叡的表现让他很满意,可曹叡还是过于年轻,在政治与人心一道上,有些欠缺磨炼之处。
曹丕对着曹叡言道:“孙权虽反复无常,却素有大志。
对于这样的人,你不能单单以利诱之,还要以势动之。
有时候他的暧昧不清,本身就是一种答应的态度,只是他觉得时机未到而已。
若刘氏真有一日能重新主宰天下,你认为天下真的会愿意吗?”
面对曹丕似问非问的语气,聪慧的曹叡被一点就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喜欢糜汉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糜汉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