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糜旸在分别听完赵云与黄权的建言后,脸上却露出了笑意。
他先望向赵云言道:“张合的请降,十有八九为假。”
听到糜旸的话后,帐内的几位汉将齐齐一惊。
大将军是从哪里看出张合的请降是假的呢?
其实从方才糜旸对张合的称呼从表字转变为他就可以知道,若说一开始糜旸对张合的请降还抱着期待的话,那么到了最后,糜旸对这一件事的信任值几乎为0。
糜旸有此推断,主要来源于两方面。
一方面是糜旸知道早在数十年前,曹操为了杜绝麾下将领背叛,就采取了一个“质都”的政策。
这个政策顾名思义就是,让重要的统兵大将将家人留在曹魏的权力中心。
留在都城的家人,实际上就是担保那些统兵将领不会背叛的人质。
在“质都”政策实行之前,曹操麾下大将背叛的事可谓层出不穷。
就曹操那多疑的性格加上曹魏那诡谲的政治环境,一般人想不背叛的确也不大可能。
但在“质都”政策实行之后,数十年来大将背叛的事的确鲜少发生。
只是鲜少发生不代表再也没有。
古往今来,为将者中从来不缺乏不在意家人的狠人。
远的吴起就不提了,就如近几年的于禁与满宠二人,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所以若单单从这一点就认为张合的投降一定是假的,那也太过武断了。
毕竟节操更好些的于禁与满宠都能干出这种事,节操与吕布有的一拼的张合,更像是能干出这种事的人。
真正让糜旸会对张合请降一事产生怀疑的,还有着另一方面缘由的佐证。
退师十里?
表面上看张合的请求没有太大的问题,但若是结合有一支魏军援军即将抵达长安的军情呢?
这个军情是机密,眼下汉军中除去糜旸外,也就只有马超知道。
可纵算是有着司闻曹的糜旸,一开始也并不知道这件事。
还是在洛阳城内一些同情杨彪的世家的帮助下,糜旸才从特殊的渠道中得知了这件事。
在知道这个军情的情况下,以糜旸的聪慧自然可以猜出,张合与曹彰很可能在打着什么如意算盘。
求降是假,缓兵为真。
但明明糜旸已经看出了这一点,为何还会答应张合的请降呢?
惊讶之后,疑惑的眼神浮现在赵云与黄权等人的眼中。
面对众人疑惑的眼神,糜旸笑着说道:
“对于孤来说,张合请降一事是真是假,根本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张合与曹彰竟自作聪明,自己送上门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喜欢糜汉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糜汉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