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义阳有王 气势汹汹(2 / 2)

糜汉 酱油拌历史 973 字 10个月前

李严得知此事后,不仅不反思自己,反而借着王题投魏的由头,将王氏族人逮捕入狱。

当李严如此做之后,义阳郡内的世家豪族感于王题族人冤枉,于是便纷纷上书向李严求情。

可或许是要维护自身的面子,李严不仅不顺水推舟释放王题的族人,甚至还狠狠责备了一番那些为王题族人求情的人。

李严的这个举动无疑是火上浇油。

不久后,感到惊恐的义阳各世家,大多开始往南迁徙,还有不少如王题一般投向了北魏。

这个事件发生后,义阳郡内流传出一句民谣:

“义阳有王(枉),正方不方!”

而糜旸不知道的是,在他要来荆州的消息被李严得知后,李严为在糜旸面前留个好印象,竟想着擅离职守前往江陵迎接糜旸。

幸亏李严的这个想法,受到了陈到与邓芝的强烈反对,他才悻悻作罢。

当糜旸听完李严近来在义阳做的一切事后,他的内心已然挂满了怒气。

糜旸将手中酒杯狠狠掷于地上,然后大怒道:

“自孤长大以来,向来只闻有人投汉,未闻有人投魏。

这是先帝一生清誉,才换来的成果。

但孤没想到,这番成果,这番骄傲,却被李严所玷污!”

说完以上的话后,糜旸犹自觉得不能消散心中的怒气,他又愤愤地说道:

“义阳有王?

这明明是百姓想要提醒孤,义阳有枉!”

说着说着,糜旸将怒气波及到了邓芝的身上。

糜旸直接手指邓芝说道:“你是荆州刺史,有纠察地方之权。

这事为何不早早向朝廷奏报?

难道连你也畏惧那李严的威风不成?”

糜旸的责怪,让邓芝紧张不已,他支支吾吾着跪在糜旸的身前,向糜旸请罪起来。

宴席内的众人,见糜旸真的发火了,他们也都一个个吓得来到场中跪下,以示请罪之态。

邓芝作为州刺史,荆州臣子大多是他的属吏,邓芝有监察不严之罪,他们自然一个个也逃脱不了。

就在荆州众臣,都在向糜旸请罪之时,陈到开口为邓芝解释道:

“李严贵为前将军,位分在邓刺史之上,况李严手握重兵,又承担着防备荆北的重责。

今王题已然逃往北方,若之前贸然上奏朝廷,邓刺史手中并无人证,想来李严定会死不承认。

毕竟王题叛逃,是众人皆知的事实。

而要是邓刺史逼之太甚,又恐荆州有肘腋之患。

况此事发生时,邓刺史恰好得知大司马即将来荆州,故为稳妥计,邓刺史本想着待大司马到来后,再禀报此事。”

说完这番话后,陈到又小声的说出了一个理由:

“况李严乃东州大臣......”

陈到的这句话声音很小,小到只有糜旸一个人能听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喜欢糜汉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糜汉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