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海(三)(1 / 2)

酒徒 2903 字 3个月前

“准备迎战”,护衞舰和运输舰上的水手将火炮推出舷窗,根据各自舰长的指挥调整着炮口的角度。

探险船队中不乏信奉伊斯兰教的回回,但他们对打着真主名义肆意妄为的阿拉伯人并无一丝儿好感。大伙儿齐心协力,装填、瞄准,等着阿拉伯舰队进入射程。

“二号舰带队,运输船跟上,三号舰减速”,一连串唢呐声将邵云飞的命令传达到各船,旗舰、三号舰调节帆片角度,偏离航线,从舰队两侧分出。冯子铭所在的二号舰升起领航旗,冲到了船队最前方,运输船紧随其后。带着崇敬,水手们目送慢慢减速的旗舰和三号护衞舰,滑向队尾,和断后的四号舰并成一条直线。

斜阳下,每一片白帆都闪着金光,整支大明探险船队如一只浴火的凤凰,展开了最耀眼的烈焰之尾。

紧追在探险船队后边阿拉伯人惊诧地张大嘴巴,“T”字阵,这是当年大明水师纵横大洋所采用的“T”字阵,一些老水手对此还有印象。十几年前,阿拉伯人在与大明舰队的交战中用血与生命的代价学会了远距离水战。“T”字和“一”字阵是舰队的标准战斗队型,每一本水师操典上都写得清清楚楚。可今天,他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倒着的“T”字,本来该并行冲在最前方的三艘战舰拖在船队的最后方,将尾部对准了阿拉伯战舰。

战舰制造标准出自明朝,舰炮通常都分佈在战舰两侧。根据吃水深浅和火炮分佈数量的不同,分为星级、月级、日级、秦级、汉级等。阿拉伯人的双桅杆三角帆战舰大小相当于日级舰,火炮数量也差不多,所以他们才敢到海面上来耍威风。海上波浪大,火炮射击全凭炮手训练程度和射击经验,通常炮弹远距离命中概率不到百分之五,随着距离接近,火炮也打得越准。一旦双方船只接触上,来不及射击,就开始白刃战。所以打仗时,战舰通常用侧舷对着地方,以火炮数量弥补准确度不足,这也是大明战船通常被称作风帆战列舰的由来。水战时用自己的船尾巴对着敌方侧舷,是绝对的找死行为。

只有疯子才会采用这种队形,穆罕默德不屑地撇了撇嘴,他有些怀疑探险船中那个传说中的舰长是不是浪得虚名。连这种挨打的姿势他都列得出来,凭什么买家送来的情报中特地叮嘱对此人要倍加小心?

“成两路纵队,调整角度,进入火炮射程后各舰自行决定射击”,阿拉伯舰队的旗舰上拉起一串小旗子,四十余艘战舰变换行进方向,分别朝西北和东南方向驶去,舰队一边全速度向大明船只接近,一边不停地调整着角度。黑漆漆的炮口不断抬高,抬高。

“满帆”,探险船队在邵云飞的指挥下,片片船帆一同张开,如朵朵莲花骤然绽放于海面上。船队速度一下子提高到极限,海水飞快地向身后流逝。刚刚调整航行方向企图进行包抄攻击的阿拉伯分舰队一下子被甩开,来不及掉头,眼睁睁看着对手脱离攻击范围。

“胆小的中国人”,分舰队指挥官侯塞因在甲板上跳着脚怒骂,无可奈何地吩咐舰队转舵,激烈的炮声在远方响起,一声一下都在敲打着他的心。侯塞因并不担心自己的舰队无法获胜,以如此大规模的军舰群对付探险船,打不赢此仗简直是笑话。他担心的是当自己所率领的分舰队赶到后,是否还捞上最后一票的问题。毕竟赏金只分给擒获大明护衞舰的人,以穆罕默德的实力,等自己这支分舰队掉转船头赶到战场,也许只剩下给他喝彩的机会了。

兜了一个大圈子,在指挥官的侯塞因的催促下,阿拉伯分舰队终于又调整好方向,转向战场。火炮声听起来已经离他们很远,稀稀落落的,仿佛战斗已经接近尾声。

“什么都分不到了”,侯塞因咒骂着该死的对手,将望远镜举到额前。远方的战场瞬间被拉近,大火,断桅杆,残帆,挣扎着哭喊救命的水手,惨不忍睹。让他无法相信的是,大明探险船队依然骄傲地背着落日前行,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甚至连“T”字队形都没变动过,船帆还是那样结白,战旗依旧耀眼。

“真主,怎么可能,难道东方人会魔法么”?侯塞因以为自己看花了眼睛,放下望远镜,用手使劲在眼眶上揉了揉,当他再次举起望远镜时,看到的结果更令人惊心动魄。

负责断后的三艘大明舰船尾巴上红光一闪,刹那间的光华的比十个夕阳还亮。紧接着,试图再次向探险船队靠拢的阿拉伯船舰队附近溅出一股巨大的水柱,轰鸣声里,冲在最前面的一艘双桅三角帆战舰猛然一顿,火苗窜上了高耸的主桅。

真主,不是魔法,东方人的战船尾巴上也加装了火炮,并且这种火炮的射程与威力及准确度都远远超越了阿拉伯战舰上火炮的水平。侯塞因张着大嘴,呼喊着真主的名字做出初步判断。第一回合已经结束,看来舰队总指挥官穆罕默德吃亏不小。以阿拉伯人熟悉的海战方式,己方战舰在没有防备之下,必然会选择与大明船队切向前进,期待以最大火力攻击对方船尾。如果迂回成功,二十艘船行进中一次齐射将给对方予致命打击。这正中对手下怀,大明舰队摆好了圈套等着它钻。

近了,近了,阿拉伯船越逼越近,冯子铭娴熟地指挥着舰队前行,为邵云飞创造最佳条件。

“开火”,邵云飞大喊。这是他用张正武教给他的弹道计算方法算了无数遍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上,后装炮以这个角度射出,他有极大的命中把握。

没等阿拉伯船到达侧舷炮攻击距离,邵云飞已经率先开火。加装了尾炮的大明护衞舰正是这种阿拉伯船所采用切向战术的克星,冲在最前边的一艘阿拉伯军舰悴不及防,被大明四号护衞舰发出的重磅炮弹在船前侧轰出了一个巨大的口子,没等水手们品尝过味道来,第二拨打击已经来临,邵云飞座舰上的射来的炮弹正好从两层甲板之间钻进去,爆炸。四溅的火花引燃了甲板间储藏的火药捅,漫天火光中,阿拉伯水手做着发财美梦飞上了蓝天。

吃了亏的穆罕默德大怒,不顾一切向大明舰队逼进,可大明探险船队断后的三条船舰长个个都不是庸手,才三十几分钟功夫,又有两艘阿拉伯战舰中弹起火,不得不退出战斗。

“小子,吃大爷这马后炮”,四号护衞舰舰长郭枫嘴裏嘟嘟囔囔地叫着,兴奋得手舞足蹈。战舰尾部,操炮手甩掉上衣,光着膀子摇动手柄,在炮长的命令下不断调节火炮的方向和发射角度,汗水不断从古铜色的后背上渗出来,嘀嘀答答地落在被太阳晒了一天的甲板上,化做一团水雾气,顷刻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按邵云飞的布置,三艘护衞舰轮流开炮,将对手逼迫在阿拉伯火炮的射程以外。穆罕默德几次改变航向,试图迂回到探险船队的侧面,和邵云飞来场真正的对决,都被为探险船队领航的冯子铭识破。大明船队亦不断调整着航向,向东,向东北,再向东,始终用三艘断后的战舰船尾,对正阿拉伯舰队的船头。被甩开的阿拉伯分舰队偏离了航向,一时投入不到战场中,只能紧紧地在后边跟着看这场大海上数年来最精彩的角逐。

在付出了一沉,三伤的代价后,穆罕默德气急败坏,向舰队下达了一个极其荒谬的命令。“分散,不必保持队形,务必将对方截住”!

船只的火力主要集中在两侧,是以海战中保持队形整齐尤其重要。穆罕默德认为这个准则只适用于舰队间决战。眼前这伙探险船显然以逃走为目的,自己手中雄厚的家底不必为拦截过程中付出的代价而担心。

只要有一艘船赶到东方人的前面,打乱他们的阵型,我们就有胜利的机会。远在战场之外的侯塞因亦为己方指挥官的决断而喝彩。己方这么多战舰,这么充足的火力,的确没有必要理会那僵硬的海战操典。

阿拉伯舰队奉命散开,如一群鲨鱼般从各个角度逼向探险船队。今天,即使这支船队是条巨龙,阿拉伯人亦要将他咬住,撕碎。付出多少代价也在所不惜,河中地区的主人,沙希布·吉兰,这个号称瘸狼,信奉真主的英雄郑重承诺,抓获眼前舰队中的任何一艘船,即可获得一座城池,抓住一条日级护衞舰,即可获得一整片流着奶和蜜的土地。

“二号舰,接替我指挥成为旗舰,四号舰负责舰队断后,三号舰,跟随我来”。邵云飞看到了阿拉伯船队阵型的变化,沉着冷静地发出了变阵指令。被硝烟熏暗了的指挥旗闻命落下,淡金色的分舰队帅旗交替升起。

四号舰长郭枫大吼着抗议了一句,跺跺脚,咬牙跟在了探险船队的混帆运输船后。

“老伙计”,领航的冯子铭心头一暖,命令声夹杂着哽咽。红色的指挥旗在二号舰船主桅杆上缓缓升起,色彩如战士的热血般绚丽夺目。

大明探险船队不再与敌人周旋,掉头向东,向东,再向东。

在他们身后,邵云飞率领三号战舰,突然变幻队形,利用风力做了个漂亮的回旋,一前一后拦在阿拉伯海盗面前。

凄厉的唢呐声穿越海面,在剧烈的炮声里显得格外清晰。

“下桨”,水手长一声命令,数十条木桨从底层甲板伸出,来回划动。战舰猛然加速,如海面上的游龙般从追得最近的阿拉伯海盗面前掠过。

没等阿拉伯人做出反应,日级舰侧舷上的火炮发出了震天怒吼,炮弹雨点般落下,砸在他们的船上,又有几艘阿拉伯战舰被击中,水手们惊慌地叫喊着,吸取海水扑灭甲板上的火苗。被弹片炸伤的水手无人理会,痛苦地在甲板上来回翻滚。

虎入狼群,纵使这头虎已经步入暮年,岁月依然无法掩盖它身上的王者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