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我想串亲戚。”
这是许奶奶说出的话。
见许奶奶这么郑重小心,这么难为情,这么艰难,好像做什么重大抉择似的,叶子衿还以为她会说出什么了不得的、惊天动地的要求。
却不料,许奶奶犹豫再三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我想串亲戚。
多么卑微的一个愿望啊。
在农村,随便谁,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串亲戚的啊。
一般农村人的亲戚都不远,有的是一个村的,有的住在邻村。
最远也不过是在南山镇,总之是出不了江北市。
特别是许奶奶这样的老奶奶,她的亲戚更不会住得太远,那时候没有“远嫁”这样的词,所以,许奶奶的娘家人就在隔壁村。
按理说,离得这么近,想去串亲戚,没什么难度,抬脚就到。
但是,就是这么卑微的一个愿望,许奶奶都担心无法实现,她已经在炕上坐了十几年了,腿脚的不便,让十几路变得像天涯海角那么远。
生病在家的这十几年,许奶奶每天都觉得她是在坐牢。
唯一能看到的风景就是窗外的云。
坐在炕上,等着有人来给一碗饭,等着有人来和她说一句话。
当然,这么想,不是责备儿子儿媳不孝顺。
儿子是教书的,一个人教着五个年级,很忙。
儿媳就更忙了,又要种地又要喂猪喂鸡,又要做饭又要理家。
许奶奶不想给儿子儿媳添麻烦,从未在儿子儿媳面前提说过她要去哪里。
尽管她很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但她却忍着,想着等儿子退休了,自己就会有机会出去看看。
现在,儿子去做手术了,她忽然有了一种非常强烈的愿望——想要出去。
她怕她再不出去就没机会了。
说出这个要求的时候,许奶奶真的是很担心被拒绝,又很小心地说:“我也没啥亲戚,就我一个妹妹,一个兄弟,他们之前常来看我的,这都好几个月没来了,也不知是病了还是他们的儿子儿媳不许来,我真的好想他们。”
叶子衿沉默。
“我的妹妹在柳庄。”许奶奶说。
叶子衿依然沉默。
“我的兄弟在赵庄。”许奶奶说。
“都不远。”许奶奶又说。
“是都不远。”叶子衿终于说话了。
“好啊,先去哪家,我开车带您去,柳庄和赵庄都不远,一天两个来回都可以。”郭子睿当即答应。
许奶奶似乎没料到郭子睿这么爽快就答应了,一下子开心得像个孩子,她望着叶子衿:“子衿,小郭老师开车,你陪我去,好不好?”
叶子衿却觉得不妥,柔声对许奶奶说:“奶奶,您这伤口还没好利索,许老师也还没回来,这件事,还是等许老师回来了再说吧。或者,问问许家几位叔叔,他们若是同意,我才敢陪您去。”
她的意思是,您老人家要去哪里,先得征得您家里人的同意,我这外人做不了主。
万一有个什么闪失,许老师夫妇没什么可说的,许奶奶那另外几个儿子儿媳可不是好交代的。
说这话,不是叶子衿过于多虑,而是,已经有了例子在前面了。
去年,叶家湾就有老夫妇俩很想去赶集,他们说他们说好多年没有上过街了,要求儿子们送他们上一趟镇子上。
让人寒心的是,老夫妻俩虽然有四个儿子,却没有一个愿意带他们去赶集,而市集离叶家湾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凭两个老人的能力是根本没法去的。
叶子衿有心陪他们去,却放心不下林璎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