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荒堂之君(1 / 1)

明末大权臣 七甲兵 1598 字 2022-12-09

当年就是因为闯军肆虐,登基成为弘光帝之前的福王很是吃了些苦头,也过了一段儿颠沛流离的凄惨生活。好在时来运转否极泰来,李闯破京崇祯殉国,他反而做了个便宜皇帝。虽说只有江南半壁,好歹也是个面南背北的大明之主九五至尊,过几天好日子应该不算过分吧?寻常的市井百姓之间手头上有了闲钱,还晓得盖几间亮亮堂堂的大瓦房呢,作为皇帝大兴土木营建宫阙当然在情理之中。为了给自己修建宫殿,专门下旨从云贵等地征发民夫砍伐巨木,又因为没有运送的道路,不得不周转到海运之上,如此一来,就凭空多花了十几万两银子,就为了这么个微不足道的小事儿,那帮子自命清流的言官们就好像苍蝇一样吵吵了好几个月,搞的弘光帝不胜其烦。大明以孝义治天下,自己已经当皇帝了,老娘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太后。给太后她老人家修建一座兴宁宫,才用了一百六十万两都不到,那些个言官竟然还要絮叨个没完没了,甚至有人把弘光皇帝比作荒嬉无度的桀纣之君。弘光知道自己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君主,但若是桀纣之君也太夸张了些吧?我弄酒池肉林了吗?我弄蛇坑炮烙了吗?好像没有吧?和当年的嘉靖皇帝相比,我也不是很败家吗,你们怎能这么骂我?前面有车后面有辙,嘉靖先皇比我能花钱,万历皇帝比我能征税,凭什么就说我是大明朝的败家子呢?身为一国之君,若是不修几座像模像样的宫殿,如何彰显我煌煌大明的威仪?如何表现出我大明泱泱大国的气度?既然你们已经这么骂了,那就干脆来个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宫阙楼阁已经建设的差不多,索性就一路做下去。那么多的广楼高阁若是空着,岂不是成了聋子的耳朵?后宫也应该充实一下的吧?三宫六院肯定是要有的,反正江南佳丽如云美人似雨,一定要好好的选,不选出几个倾国倾城的绝色美人来,总是有些遗憾。选了这么多的佳丽,后宫无人统领怎么能行?皇后还是需要再仔细甄选一轮的……经过层层选拔之后,皇后的人选已经确定,绝对是个旷古罕有的角色美女,弘光帝本人对这位皇后非常满意,恨不得马上就行周公之礼。迎娶皇后,当然是国之大事,连婚期都已经定下来了,户部的官员却说没有钱了。没钱?怎么会没钱呢?江南这么富庶,赋税征了一轮又一轮,按说国库就应该充盈丰足才对,怎么会没有钱呢?是不是全都被下面的官员揣进了自己的腰包?查,狠狠的查。弘光帝已经够贪的了,下面的官员竟然敢贪他的银子,真是要钱不要命!查来查去,最终还是查到了弘光帝本人的头上。除了兴建宫阙和日常开支之外,最大的一笔开支就是修建陵墓。自古以来,修建皇家陵墓就是一件很费钱财的大事,工期动辄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久,当然会出现巨大的财政赤字。更何况,弘光帝要同时修建两座皇陵!除了给自己修建的那座之外,还额外给他老爹——也就是老福王也顺便修建了一座。众所周知,老福王早就死了,而且死的非常不体面。当初闯军攻破洛阳的时候,把老福王扔进了大锅,又添加了点鹿肉和各种调料,煮成了一锅“福禄羹”大家分着吃了。这样的死法,尸骨肯定是找不见了,但陵墓不能没有。儿子做了皇帝,追封亲爹一个体面的封号也是历史上常有的事情。于是乎,被闯军吃了的老福王也就顺理成章的有了一个尊崇的谥号——大明恭顺皇帝。活着的和死了的皇帝,同时修建陵墓,而且弄的排场极大,再加上下面的官员趁机下手,能捞的捞能占的占,白花花的银子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消失不见了!这种事情……还真的不好说。当初,就是这些人顶着巨大的风险把弘光送上了龙椅宝座,现如今他做了皇帝,大家顺便捞点好处,不是很正常的吗?君臣共富贵,这本就是当初说好了的条件,要不然凭什么让他做这个皇帝?这些人还真的不能动,因为全都是弘光的班底,是他的基本盘。若是没了这些人,他的皇帝宝座就会动摇……又要娶媳妇,又要修陵墓,红白两事都要办,却没有那么多的银钱,怎么办?抽调军费?这个法子弘光不是没有想过,但却不敢那么做。那些个军头根本比他这个皇帝还要蛮横,从他们的饭碗里抢食吃,若是惹恼了那些个家伙,天知道他们会不会换一个听话的皇帝取而代之。征税?弘光帝登基刚刚一年,就已经把民间的税赋征收到了弘光四年……还怎么征?关键时刻,身为兵部尚书却醉心于曲艺更工作的阮大钺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立刻就解了缺少银钱的燃眉之急。这个办法就是发钞。发行弘光宝钞!发行宝钞这种事情,大明朝早已有之。在这个金银作为硬通货的时代,纸质的宝钞发行之后,结果只有一个:飞速贬值。好在以前还有朝廷府库作为保证,宝钞虽然贬值的很厉害,好歹还能流通下去。随着近百年来的白银持续流入,总算是维持住了宝钞的通行。但弘光朝发行的宝钞却要求和铜钱等值,一贯钞就等于是一贯钱。这简直就是抢劫,而且是公然抢劫。山贼土匪抢劫百姓的时候,还需要一把刀子呢。弘光帝比贼匪更甚,只用一张比巴掌略大的纸片子就把整个江南给抢了。开始的时候,一贯弘光宝钞可以买四十多斤粳米,几个月之后,就只能买半个烧饼,贬值了差不多两百倍!时至今日,市面上的商人已懒得计算宝钞的价值,直截了当的拒收了。敢拒收朝廷的宝钞,这还了得?当然要把这些刁猾的奸商收监入狱,让他们把牢底坐穿。一时间民生崩坏民怨滔天。民间骂几句也就算了,偏偏那些个言官和东林党人也跳了出来,尤其是那个自诩为东林领袖的钱谦益,更是激烈抨击:“新钞豪取民间,使得生民无计苛诈百姓,实在是前古未闻之事。长此以往,必然激起民怨……”面对群情滔滔的言官,阮大钺马上做出了强有力的反驳:“万岁发行宝钞,本是为了富国强兵,何来豪取一说?我朝素以孝义治天下,陛下为生身之父修建陵寝,正是至善至孝之举,刚好可以教化四方,怎么到了你们这些人的口中,就成了激起民怨的恶行了呢?”要说讲述这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根本就是东林党人的看家本事。尤其是在斗嘴的时候,钱谦益更是世间少有的高手,当时指着阮大钺的鼻子破口大骂起来:“这发行宝钞一事,本就是你阮大钺的首尾。你蛊惑圣听本就当诛,而今有为了一己之私,浑不顾小民生计,如此巧取豪夺,弄的民怨沸腾,尔不过是个卖唱谱曲的伶人之能,然窃据阁部高位,你这官是怎么来的?真当全天下人都是瞎子不知道你是个什么货色?”这已是**裸的人身攻击了。阮大钺也不是那么好惹的,立刻就反击了回去:“尔等空口大言之辈,以鼓弄唇舌兴风作浪为能事,何曾做过甚么利国利民为君分忧之举?你们勾结浙党,妄议废立之事,陛下还没有追究呢,你们还敢跳出来诽谤重臣,安的是什么心真以为陛下不知道?”“那左良玉打着清君侧的幌子,行的就是废立之举,有没有和左贼勾结,你们自己心中有数。”当初拥立弘光帝的时候,钱谦益等人就竭力反对,现在又拿这个说事,再加上左良玉造反,真抓住了钱谦益等人的小辫子。钱谦益很清楚的知道这是自己软肋,赶紧转换话题:“陛下,去岁给兵部拨银两百万两,说是要打造战船兴建水军,巩固长江防线,如今片板未曾见到,那些个银子却杳无踪迹,此事应该细细追查……”为了巩固江防,需要打造战船兴建水军,所以给兵部调拨了两百万两的“专项资金”。时至今日,别说战船了,连一片木板都没有看到呢,那笔“专项资金”就莫名其妙的没有了,要说不是兵部上下其手中饱私囊,恐怕连鬼都骗不过。阮大钺和钱谦益都有小辫子被对手抓住了,一个死死咬住拥立之事,一个狠狠揪住贪污军费,都希望把对方彻底打倒。“无耻污蔑!”“血口喷人!”双方都极力否认对方的“指控”,好似泼妇骂街一般在朝堂之上对骂起来。自古骂无好口,两拨人互不示弱骂的兴起,竟然撸起袖子上演了一出“全武行”!阁部堂官和御史言官之间,礼部对兵部,户部与科道,直接就动手了。朝堂之上动手厮打,这种事情是大明朝的官场上的“优良传统”,始与嘉靖朝,发于万历朝,到了天启的时候已经蔚然成风。打的越厉害就越能证明自己的是心系国家的大忠臣,要是能打个鼻青脸肿再带点伤,那就最好了,正可以成为自己为官的资本……拳打脚踢,你来我往,仿佛市井街头的殴斗,打的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