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3、大军出关二(2 / 2)

牧野洋洋,檀车惶惶。大选将士,亲帅三军。犁庭扫穴,永锡尔类。复我故土,靖我边墙。……

诗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此诚建功立业之秋也。

诸将士卒当用命。……有功之人,各有升赏。违令之徒,必受军法制裁。

邬先生宣读完了军誓,檄文。

三声炮响,牛角号吹起。燃放鞭炮十万响。

点将台下,亲兵牵来牛羊若干。

张疙瘩代表大帅,亲自屠宰,把血放进木桶。把牛羊首级砍下,放在牙旗之下。木桶抬到一架战车之前。

杨凡走下点将台,亲自焚香祭祀。

然后用手抹一点血,涂抹一辆战车。

这是古礼,屠宰牛羊献祭祖先、社稷(土地与谷物神)。

全体出征将士列队,屠宰后的牛羊,还要载车。在队列左右转一圈,号为“殉阵”,并宣布“不用命者斩之”。

不遵守军令的就像这些牛羊一样。

淋过牲血的战车却要放回库中保存。祭祀结束后将屠宰的牛羊煮熟了,即“胙肉”,分给将士们享用。

随即这些牛羊被抬下去,做成炖肉,作为仪式结束后的食物。所有将士,每人都可以分到一小块。

这时候,几个草原上被抓住的贵族被压了上来,这些倒霉蛋似乎也知道了自己的下场。拼命挣扎,但很快被亲兵们制服。

驴蛋宣读他们虐待,屠杀汉人奴隶的罪状,然后把他们砍头。用他们的血,涂抹军鼓。

这也是古礼,俗称杀了祭旗。

以血涂抹军旗、战鼓,称为“衅旗鼓”,祈求军神相助。

祭军旗的仪式称为“祃牙”。牙是牙旗,牙旗是军中大旗。

仪式完毕后,杨凡亲自监督,发放开拔银子。

杨凡的军队,按照规定,士兵平时一个月二两银子,也就是两枚银币。开拔增加一枚银币。开战双饷。也就是每人要发五枚银币。

一马车,一马车的银币被拉进来,在朝阳下,耀眼生花。看的众将士口干舌燥,心跳不已。

这个年代,当兵就是为了吃粮,吃谁的饷银,就为谁打仗。

说别的没用。

杨凡的兵和大明其他兵马不同。他的兵基本都是他的家奴和佃户出身。杨凡是他们的家主。有些像是春秋战国时期,家臣对宗主的意思。

他们都分有土地,上下利益一致,忠诚度很高。

“为老爷效死”“大明威武”三军振奋,欢呼声此起彼伏。

发完了军饷,胙肉被抬了上来,这个肉是仪式的一部分,按人头平均分配。每人一小块。同时还有一碗白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