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3、北宋末年和明朝末年(1 / 2)

广渠门是京城外城城墙东侧的唯一一座城门,曾称大通桥门,又称沙窝门。广渠门是老北京城门中比较小而简单的一个,建于明朝的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5年),城门外有北京外城的护城河,该护城河同北京到通州的运河——通惠河相连接。

袁崇焕之所以在这里布置阵地,是因为广渠门到通惠河的南北距离只有1.2公里左右。广渠门东南稍远处有一片便于军队相对隐蔽的树林,正东面有一条通往正门的道路以及通往东北的隘口。

这里地形有利于关宁军的荫蔽。所以直到开战之时,皇太极并没有发现这里的这支部队就是关宁军。这位战斗的胜利提供了条件。

十七日晚辽军抵达北京城南的韦公寺(左安门外两里)驻防扎营,袁崇焕责令将士不许入驻民家,及损坏野外树木。

辽军纪律严明如此,明末为之少有。从这方面来看,关宁军的训练和纪律还是可圈可点的。

袁崇焕在这支部队上,从建立到壮大,花费了很多心血。一直没有军纪的军队,是不能完全服从他的命令的。所以要想让军队听话,就必须维持最低限度的军纪。如果军纪放开了,战斗力很快就会完蛋。

袁崇焕给崇祯上表:“十九日户部始发刍豆粮米,然士马已冻馁两日矣。恳请陛下开恩,允许官兵进城修整。……”

崇祯收到上表,愣了一下,因为上次海盗入侵之时,发现大明有一项陋规。就是,客军来到战场,当地第一日不负责供应饮食。也就是说必须十二个时辰后才能领取当地的军粮。

当时把昌平的那支军队搞得崩溃。那支军队被杨凡牵着鼻子走了三天后,水米未进,直接营啸了。之后,他特地要求兵部和户部、京城各个大仓整改。没想到时间过去了一年,到现在,兵部和户部还是拖着没有办理。

袁崇焕的兵马是十七日到的。直到十九日才供应米粮,这岂不是,现在这个陋规还存在吗。兵部这些人是怎么办事的,为什么这么怠政。还是,这里面有什么特别的利益。

崇祯一时间狐疑不定起来。他对东林这些人愈发的失望起来。他们就连正常的工作都拖拉至此,那里还堪大用。

等他往下看,看到袁崇焕这厮,贼心不死。居然还惦记着带兵进城,脸色愈发的阴冷起来。

崇祯从小生活在重重危机之中,造成了心理阴影,他的疑心特别重,谁都不信任,只相信他自己。尤其是在这么敏感的时候,边帅要带兵进城,尤其刺痛了他敏感的神经。

也许袁崇焕是忠臣,没有别的意思,他只是性格怪异,做事不同常理。但是,皇帝考虑的不是你的内心。他也没法去确定你心里想什么。他只考虑你有没有对他不利的机会,只要有这种机会,就会采取预防的措施。

但是,现在京城里的气氛越发的诡秘起来,东林的人日夜串联,不知道在搞什么。阉党在温体仁等人的串联下,也在秘密加紧活动。其他所有派别都在走向联合。已成倒东林的运动,已经在暗流涌动。

崇祯敏感的感觉到了,一阵一战的涌浪,正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这种时候,他一步都不能走错。毕竟后宫里还有一个大人物在呢。他甚至能感觉到,那个老太太,像是一只硕大的蜘蛛,盘踞在网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