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乐安公主女凭夫贵
第187章
北京城有外城七门,内城九门,宫城六门,共计二十二座城门,每一座城门的功能皆不一样。
安定门位于北京城内城北垣之东,明朝初年明军攻破元大都后,内缩大都北城墙五里修筑北垣,改大都为北平。元大都北之东门安贞门南移修筑为新的北平城北之东门,取发兵荡寇,凯旋而归,获得皇朝家国安定之意,定名为安定门。
按照《易经》学说,安定门又称“丰门”既丰裕之门。
安定门就作天子检阅凯旋之师,夸功耀威之用的,只是自明朝中叶以来,文臣独大,武将倍受打压,献捷耀威这等盛事再也没有发生过了。
如今大明江河日下,外忧内患,就连京畿重地也被洗劫过,人心惶惶,听说明军在辽东取得了一场大胜,天子要检阅得胜之师,大家自然激动,扶老携幼的过来看热闹了。
程世杰看到官府居然组织衙役,正在对参加大典的百姓分发一个馒头,他就想到了鲁迅的《狂人日记》,在这篇小说里,曾写过一个故事,里面的茶馆老板为自己得了痨病的儿子购买人血馒头充当药的故事。
他还以为这些百姓都是准备蘸着人血吃馒头呢。
程世杰知道人血,并不能作为治病的药,反而血液中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的病也都有,送到京城的这些建奴俘虏,共计六千零六十七人,其实俘虏的时候更多,只不过有病死的,有被人打死的,也有吓死的,只剩下六千多人活着可以到达京城。
程世杰让人打听了一番,这才知道,这些百姓并不是拿着馒头准备蘸着人血治病,而是因为崇祯皇帝担心文臣跟他捣乱,故意不让百姓过来参加献俘大捷,这才自讨腰包,采购了面粉,制作了十万多个馒头,分发给前来参加大典的百姓。
很多百姓其实并不关心什么大捷,什么献俘大典,他们只是冲着馒头来的,毕竟出来一趟,可以免费领一个馒头,小孩子或者老人可以领两个,每个馒头半斤重,可以撑一天。
在这个时候,程世杰这才留意到街道上的百姓,大多衣衫破旧,还有很多补丁,儒冠折扇的士子和穿金戴银的显贵商贾不是没有,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就找不到他们的身影。
崇祯皇帝力排众议,态度非常坚决的举行这场献俘大典,对于百姓来说,还是不错的,可以振奋人心,军心士气,但是对于文官集团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开端,张凤翼作为兵部尚书,居然没有半点功劳。
这让张凤翼非常不爽,凭什么?
他是大明的兵部尚书,但凡军队打了胜仗,不都是他英明的领导吗?
他非但没有功劳,反而因为弹劾程世杰被高起潜摆了一道,惹了一身麻烦不说,失去了圣眷,在朝中的声威地位几乎一跌到底。就连他的门生也暗暗抱怨他看风色的眼力实在太差了,跟着他混都不知道能不能有个出头之日。
侯恂也非常不爽,作为户部尚书,掌握着全国的钱袋子,对他来说,哪个文武官员见了他不陪着笑脸?
就像左良玉,他本是辽东车右营都司,
崇祯元年(1628年),宁远卫发生兵变,巡抚毕自肃自杀而死,因为此事丢了官职。崇祯三年的时候,认识了时任兵部右侍郎的侯恂,被一路提拔,短短两年便一跃成为一镇总兵,这样的蹿升速度着实让人瞠目结舌。
程世杰升官也快,那是他带着宁海军打出来的,左良玉却不一样,他是睡出来的,要不然怎么可能获得一个左小受的绰号?
侯恂压低声音对张凤翼道:“这大典,还是赶紧结束了罢……劳民伤财,毫无裨益,除了让那帮军头得意一回之外什么用都没有!”
张凤翼心有戚戚焉地道:“可不是么!那帮军头只是侥幸取得了一场惨胜而已,圣上便要夸功耀威了,实在是有些欠妥!”
“是有些欠妥了!”
侯恂郁郁地道:“死了一个总兵,折损三万余精锐大军,居然还被吹嘘成大捷,这算是哪门子大捷?早早完事,早早打发他们回家吧,多在京城留一天,户部就要多糜耗一大笔钱粮!”
当建奴六千多名俘虏,被带到街道上,每一名建奴战俘,都被两名京营士兵看押着,在这个时候,随着礼炮的声音停止,大典正式开始。
傅宗龙开始宣读圣旨,由于没有扩音器,程世杰虽然有,却没有送给崇祯皇帝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傅宗龙喊破嗓子,也只能有几十人听见他的声音。
明朝有明朝人的办法,那就是崇祯皇帝身边的锦衣卫的侍卫亲军,这些锦衣卫是由,由将军、校尉和力士组成。将军初名“天武”,永乐时改称“大汉将军”,选取体貌雄伟、有勇力者充任,作为殿廷卫士。校尉、力士拣选民间身体健康、没有前科的男子充任,校尉掌管卤簿、伞盖,力士举持金鼓、旗帜。
傅宗龙抑扬顿挫的说道:“奴酋努尔哈赤狼子野心,身受皇恩不思图报,反而起兵叛乱。大明不慎为其所乘,痛失辽东,辽东四百万汉民,几被杀掠一空,屠戮之惨,骇人听闻。”
一千余侍卫亲军也跟着大吼起来:“其子洪泰更是野心勃勃,丧心病狂,于己巳破口而入,横行京畿,屠戮无算,气焰嚣张,蔑以加矣!”
傅宗龙接着道:“幸而我大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关外将士浴血奋战,一战海州,二战八里湾,屡挫建奴兵锋。今更是在辽阳大败建奴,斩首一万九千四百零三四,斩甲喇额真十五,牛录额真一百余,阵斩红旗旗主贝勒莽古尔泰,贝勒德格类,生擒镶白旗旗主阿巴泰,缴获之丰,杀敌之多,闻所未闻,破口之耻,今已稍稍洗雪,此诚不世奇功也!”
众侍卫亲军接着道:“朕受命于天,蒙上天垂怜,取得大胜,不胜欢悦,今于安定门检阅凯旋之师……”
圣旨念完,全场沸腾,数千上万的军民山呼万岁,那呼声如海啸一般,几乎掀翻了安定门。
程世杰以为这些建奴俘虏会被当作马骨,妥善安置,然而,程世杰想多了,谁要是认为大明有多善良,那只能说你太天真了。
很多人都以为中国历朝历代独尊儒术,对待敌人太过宽厚,持这种看法的人根本就没有了解历史。
事实上,中国历代王朝对失败者可是毫不客气的,要么被同化,要么被屠戮殆尽,将所抓到的俘虏送到皇宫为奴更是几千年来一直沿用的做法,要不你们真以为如此辽阔的疆域是充话费送的?
很多老百姓尖叫着,怒冲着要推开维持秩序的官兵,冲上去撕了他们。破口之战,建奴在京畿重地肆虐了数月之久,杀戮无算,在场很多人的子女亲族惨死在他们屠刀之下,可谓仇深似海,现在哪里还冷静得下来!
好在官府的尽力维持之下,这些被百姓打得遍体鳞伤的建奴俘虏被押着,开始绕城游街,在游街的同时,他们少不得被石头、砖头和烂泥巴之类的东西狠砸,能不能活下来,全看他们的运气。
就算活下来,他们最终还是要被拉到永定河河畔斩首。
随着俘虏被斩首后,装在大车上再次拉进城,整个场面更加狂热。
程世杰看到这一幕,不由得感叹:“怪不得都说,硬汉、盛唐、刚明!”
至少在场小孩子看到鲜血淋漓的首级,却不害怕,还有不少小孩子拿着石子砸那些首级。
文臣集团终于胜利了,第一支进入京城城内跨马游街的军队,正是一片火红的关宁军,关宁军将士的战马毛色油亮,高大健壮,马蹄马鞍镶金饰银,马上骑士身披铁甲,甲叶片片锃亮如镜,甲光耀眼,光是这气势就够吓人了。
随着祖大弼、祖大乐、祖可法等人在前,后面的三千余关宁军铁骑,在后面则是吴三桂以及麾下两千余名关宁军骑兵,五千余骑声势骇人。
随着五千关宁军骑兵走过,接下来则是天雄军,卢象升骑着白马,手持青龙偃月刀(朴刀),身后是六千余名天雄军将士,这些天雄军将士人人披着崭新的鸳鸯战袄,士气高昂……
要说游街的队形,关宁军和天雄军都不算差,他们表现得极为出色,这是因为明军一阵训练队列,除非是卫所兵,明军同样站军姿,练习队列,只不过行军规则和手势与宁海军的略为不同。
但是,他们都可以做到整齐划一,在程世杰抵达京城的半个月以来,他们一直在训练,作为精锐部队,突击训练半个月,拉出来走一走,绝对没有问题。
有关宁军和天雄军在前,最后出场的宁海军倒是不那么引人瞩目了。
表面上被落了,程世杰却暗中落了实惠,他让人在京城周边宣传:“辽东的局势已经趋于稳定,无地的百姓可以自行前往到辽东开荒,官府提供农具和种子!”
这是天大的好事,这些年陕西、北直隶没有一年不旱的,破产的农民越来越多,可开垦的荒地越来越少,他们都快活不下去了。
听说辽东那边的地肥得很,人又少,到那里开荒没准是一条活路呢。
这样一来,明军的胜利就跟老百姓的利益直接挂钩了,军队打的胜仗越多,他们获得的利益就越多,这叫他们如何能不狂热?
随着大典过后,程世杰参加盛宴,只不过,他一直当自己是隐身人,直到宴会散后,这才跟着高起潜进入内宫。
暖阁内,周皇后正抱着坤兴公主。
小公主看着崇祯皇帝、高起潜以及程世杰三人进来,起身甜甜的道:“儿臣坤兴拜见父皇!”
崇祯皇帝指了指身后的程世杰道:“过来见过海国公!”
坤兴公主躬身:“坤兴见过海国公……”
不等坤兴公主说完,程世杰弯腰将坤兴公主抱起来,伸手捏了捏坤兴公主的小脸……
这一幕可把高起潜给吓坏了,这金枝玉叶,是你能碰的么?
然而,崇祯皇帝和皇后并没有怪罪程世杰的意思,他也就稍稍放心了。
在崇祯皇帝眼中,程世杰是臣,也是家人,毕竟是他的妹夫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