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斩首示众(1 / 1)

崇祯虽然上一次与朱聿键闹得有些不愉快,但只是一时之气,过去了也就不在意了。朱聿键毕竟在他登基之前就关系很好,两人虽然算不上微末之交,也算是同在魏忠贤的高压下患难与共,关系比外界猜测的要亲密许多。崇祯当初发出诏令,就是将浙南五府作为了大明朝的试验田,交给朱聿键去折腾,看他能否为大明朝开辟一条富国的出路。崇祯的意思很明显,朱聿键在浙南五府随便怎么搞,如果成功了可以推广整个大明朝,如果失败了也只是唐王的责任,可谓有利无弊。如今朱聿键才刚刚开始动手,崇祯怎么舍得去干涉这块试验田的运作,他自然是对各种弹劾的折子置之不理。可是东林党就有与皇上对抗的毛病,皇上越是不准的奏折,他们就越是来劲。很快朝堂就被弹劾唐王的折子淹没了,许多人甚至大放厥词,认为唐王的封地有违祖制应该收回,更有甚者认为朱聿键有造反的嫌疑,应该派兵征讨。崇祯心里明白,如果朱聿键想当皇帝,根本不用如此做,他只要当初配合魏忠贤,在天启帝驾崩的时候不躲出去,皇帝宝座十有八九是他的。由此可见,朱聿键志不在帝位,这也是崇祯对他如此放心的原因之一。那些官员越说越是离谱,也让崇祯烦不胜烦,直到这个要求派兵的折子上来,他终于爆发了。这一天是大朝会,文武百官皆在皇极殿上朝,那些品级较低的甚至排到了殿外。当崇祯皇帝与内阁商议国事以毕,曹化淳再次喊到无事退朝的时候,吏部郎中赵佶和太仆寺少卿陈俊峰突然出班:“臣有本上奏。”看到两个人联名上奏,崇祯皱了皱眉,这些日子他接到弹劾唐王的奏折太多,搞得他烦不胜烦。现在看到两个人联名上奏,估计又是这个情况。只不过皇帝必须要广开言路,他就算只做个样子也不能直接驳回。“准奏,你们所奏何事?”崇祯说话的时候脸色不善,只可惜这两个官员都低着头,根本看不见。品级比较高的太仆寺少卿陈俊峰说道:“启禀皇上,唐王在封地内残害致仕官员,最近又招兵买马训练士卒,显然有图谋不轨之心,望皇上早下圣旨申斥,收回封地以为国家长久计。”“哦?残害致仕官员?不知是如何残害?”崇祯的话语中颇为冷淡,让两人听得头皮发麻。不过他们自持是东林党一派,又是受众多致仕官员之托,感觉背后有依靠,他们还好继续上奏。赵佶说道:“启禀皇上,致仕官员免于税赋,这是太祖定下的规矩,唐王竟然毫不理会,要求致仕官员一样要缴纳税赋,实乃大逆不道。”“大胆,你竟敢诬陷藩王,你可知罪。”崇祯猛然拍了龙案呵斥道。“微臣只是为了大明基业着想,唐王最近招兵买马,似有不臣之心,皇上不可不查。”陈俊峰见到皇上发火,连忙为同伴开脱。在他看来历代帝皇最担心的就是别人造反,正好唐王正在浙南五府招兵买马,只要借题发挥就能达到目的。他们哪里知道崇祯皇帝登基之时的那些弯弯绕,还自以为得计,却不想更让皇帝恼怒了。崇祯皇帝厉声说道:“大胆狂徒,唐王初到封地,裁撤卫所重练新军,乃是保得一方之安宁。你们居然肆意诬陷藩王造反,实乃大逆不道。来人啊,将此二人扒去官服推出午门斩首示众,抄没其家产充公。”崇祯的突然爆发,将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内阁的一群大官赶忙跪下求情。崇祯却是谁也不理,口中声称两人诬陷藩王罪不可恕,谁要求情与之同罪。这下子谁也不敢再求情了,那些东林党大佬们眼睁睁看着两个自己人不断哀求着被拖了出去,在午门外的菜市砍了脑袋,并悬挂东门三天。两颗脑袋的震慑力很大,那些言官很快就发现,皇上和唐王的关系绝不一般,如果一定要在崇祯面前诋毁唐王,那就是寿星老吃砒霜,活得嫌命长了。朱聿键的政策本来就并不算严厉,虽然地主豪绅与致仕官员的利益受到损害,但并未让他们活不下去,何况这些朝中的人只不过是与他们有拐弯抹角的亲戚,有的甚至只是旧识而已。为这样的关系玩自己的命,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如何选择,弹劾唐王的折子很快就没有了,崇祯的耳根终于清静了。原本官员就算犯错,顶多是摘了官帽,或者在午门外打一顿板子。这次崇祯却突破常规,直接把人拉出去斩首了。官员们哪里知道崇祯皇帝让朱聿键实验新政的想法,他们看到的是崇祯用这样震撼性的做法,保住了唐王的利益。这让豪绅阶层都明白了一件事,在崇祯皇帝面前要对付唐王是不可能的,他们只有两条路可走,搬离浙南五府或者认可这些政令。一些故土难离或者能看清其中好处的人,选择留在了浙南,他们要在这片唐王封地之中继续生活下去。那些受损比较大的,尤其是致仕官员则选择离开这里,到更加繁华的浙江北部去开始新的生活。浙南的豪绅阶层开始了两极分化,其中实力比较强的近六成人选择搬走,剩下四成留了下来。因为太多人要搬走,需要变卖当地土地,而浙南不多的耕地大部分都在这些人手中,结果集中销售之下造成地价大跌。朱聿键看准这个时机,调集资金进行购买,很快收购了浙南大部分的土地尤其是耕地。掌握了足够的土地,朱聿键就有了发言权,他将土地以三成的地租交给没地的农民,并开始指导他们种植高产作物,其中有他从后世带来的杂交水稻和土豆,也有从福建引进的番薯等物。这些东西有的极为高产,有的则适合山坡地种植,相信只要成熟一季,浙南的农业形势立刻会得到改观。对于那些致仕官员带走的商业资源,朱聿键一点也不会感到可惜。这些人本就不缴纳商税,他们在本地不过是对国家毫无贡献的蛀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