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五月,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无论是正在蓬勃生长的土豆和红薯,还是如今面目一新的赵家庄,都洋溢着一种向上的青春的活力。
小伙子们瘦弱的身体,经过这一个多月丰盛的伙食滋养,以及赵无忌严苛的体能训练,慢慢地变得健壮起来,赵家庄上,原来脸色枯黄的难民们,慢慢变成了面色红润的庄丁们,原来那种死气沉沉的气氛也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充满了乐观的欢乐气氛。
第一批肥皂已经上市,虽然是新生事物,一时还难以快速被大众接受,但是销售势头也是非常好了,用过的人非常喜欢这种价格实惠,去污能力强的日用品。
赵无忌现在心情也很好,因为肥皂的上市,他账上的资金终于开始从负增长变成正增长了,庄园终于有了造血功能,据他测算,肥皂第一个月就能给庄园带来至少五百两银子的利润。
魏国公徐文爵坐在应天府尹李诚德的客厅里,两人正在聊天,李府尹最近心情不太好,随着陕西,山西,河南等地旱灾的加剧,和流贼的肆虐,越来越多的当地百姓被迫抛弃家产,背井离乡,加入到了逃难大军里。
南京城外的难民越来越多了,赵无忌带走的那四百人不过杯水车薪,而今,南京城外的难民已经突破四千人了。
这么多难民,必然带来治安问题,李诚德也曾组织过人搭棚施粥,并派差人劝他们回乡,但是他们都不愿意回去。
乱世之中人命不如狗,起码南京城还是安全的,回去陕西,流贼和官军打的正火热,普通老百姓哪里敢往那里去,不定什么时候小命就不保了。
只是流民人数实在太多,南京作为大明的辅都,繁华无比,每日来往此间的商户游人何止千千万万,这么多的流民在南京城外,恰似一名美女本来美丽动人,偏偏脸上长个黑斑,影响观瞻不说,若是被政敌借此攻击李府尹赈济不力,那对他的仕途可就有影响了。
魏国公见李府尹眉宇之间隐隐有些愁色,便出言询问,两人一向交好,平时倒也是无话不说,当即李府尹就把自己最近发愁的流民安置一事,跟魏国公说了一番。
魏国公听到流民的事情也是头大,他虽然与李府尹关系不错,但是他的长处在于军事,而非民政,说起打仗他头头是道,要是和他谈民政,他就两眼一抹黑了。
常言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魏国公徐文爵虽然不通民政,但是他突然想起一人,那日不是有个秀才雇佣了四百多个难民么?南京城内富人这么多,只需有十多个富人带头,仿效那个秀才,那这四千多的难民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魏国公把思路和李府尹一说,李府尹连连摇头:“我以前都和他们提过了,奈何这些人只肯要身体健壮的,而且也不愿意要雇工的家属。”
徐国公说道:“再有几日就是诗会之日,到时你当着各位大儒和富绅的面,夸一夸那位秀才的义举,那些大儒再推动一下,号召他人效仿,不由得这些富绅不掏钱雇人。”
李府尹眼睛一亮:“魏国公此言甚善。”
赵无忌卖了第一批肥皂,手头有了一些银子,于是拿去买了一批长枪,给手下的家丁人手一支。
赵无忌前世是特种兵,他的各种枪械知识暂时在这里用不上,冷兵器的话他只会刺刀,于是他就买了长枪,教授家丁刺杀。
小说家古龙,以前在小说里写过一个人物,据说几十年来,只练一招,就是拔刀,几十年后,就凭这一招横行天下。
赵无忌觉得这个确实有一定道理,再平凡的事情,做的时间长了,也会变得不平凡,他教授家丁们枪法,也就教刺杀这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