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春日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射进了雄伟的建极殿,此刻正是上午,崇祯皇帝正会同手下的诸位重臣在此议事。
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脸颊消瘦眼圈通红,神态颇为憔悴,在清兵入侵的这一段时间里,他着实是被折腾得不轻,每日需要他处理的奏折相比以往几乎翻了三倍之多,但他咬着牙依旧坚持着每日批阅奏折直到深夜,这两个多月来,崇祯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然而体力上的疲累也就罢了,更加累人的却是心态的疲累,由于大明日益腐朽的吏治,各地官员造假成风,他们给皇帝的奏折里面很多内容都掺杂了大量的谎言,难以分辨真伪。
倭国曾有个很出名的电影叫做罗生门,一名武士被人杀死,卷入此案的众人各执一词,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进行表述或是编制谎言,从而使得此案的真相扑朔迷离,难以破解。
崇祯如今面对的局面,可以看成是罗生门的扩大化版本,清军入侵,糜烂千里,为了推卸责任,所有涉及其中的文臣武将,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给皇帝的奏折中,禀报着一些真真假假各种各样的信息。
这使得崇祯的工作量一下子又增加了好几倍,因为他要在几分不同的奏折中,经过缜密的对比和思考,找出事实的真相,还原当时的真情实景。
这种奏折看多了,直接导致崇祯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大大提高。
所谓决策,无非就是根据手头已有的情报经过分析,做出最终正确的决定,但是崇祯收到的是一堆乱七八糟真真假假的情报,这也是为什么崇祯皇帝人很聪明,又是如此的勤政,结果却把大明的江山越搞越乱的原因之一。
其实锦衣卫和东厂作为天家鹰犬,皇帝的耳目,完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皇帝获取真实的情报,只可惜这两把刀也被崇祯自己给废掉了。
崇祯登基之时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少年,岁数不大,经验尚浅,随后在东林党的忽悠下,他诛杀了擅权的太监魏忠贤,没了魏忠贤的制衡,直接导致此后东林党人充斥朝野,势力尾大不掉,最终将大明拖入了覆灭的深渊。
魏忠贤活着的时候,四海之内虽然也有反贼,但是从来都没达到像崇祯执政时的那种乱贼四起的地步,充其量都是一些小规模的毛贼,很轻易便都被官军给剿灭了。
并且那时大明的财政状况也很好,魏忠贤死的时候,给崇祯的内库留下了大笔的银钱,东林党众正盈朝之后,慢慢地崇祯反而没有钱花了。
魏忠贤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他恰好可以形成对东林党人的制衡,他派去大明全国各地的税监,目的固然是为了自己捞钱方便,但客观上,收益最大的还是皇帝的内库。
魏忠贤死后,各地镇守太监纷纷被召回,崇祯自己主动断掉了这条财源,而过了数年之后,当资金窘困的崇祯打算重开矿税时,却被大臣们以‘皇上不可与民争利’为由,给阻止住了。
在东林党的怂恿下,崇祯自己更是主动地把‘迫害忠良’的锦衣卫和东厂的职能大大地削弱了下来,直接导致了大明情报工作水平直线下降。
于是,崇祯就这样勤勤恳恳地不断地出着昏招,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这个王朝好,但是他的所作所为无一不加快了大明王朝的覆灭速度。
从清兵刚开始入侵时的茫然无措中清醒过来后,大明的大小官僚们纷纷开始推过揽功,把兵败的责任推到同僚,下级甚至是上司身上,开启了互咬模式。
首辅刘宇亮首先发难,他在朝会上当众向崇祯皇帝上奏,指责山东巡抚颜继祖尸位素餐,碌碌无为,在清兵入侵之时没有承担起他该承担的责任,没有站出来组织应对清兵的入侵,只敢带着手下士卒龟缩在德州城中,坐视清兵围攻济南,以至于山东的形势一片糜烂而难以收拾。
巨鹿之战后,大明在北方的野战军团毁于一旦,但主将卢象升战死,高起潜又是皇帝家奴,刘宇亮也不想得罪他,主持兵事的杨嗣昌深受崇祯皇帝信任,也是得罪不得。
于是想来想去之后,刘宇亮最终拿颜继祖开刀,炮轰颜继祖玩忽职守,直接导致了山东的乱局。
随后得到消息的颜继祖急忙也是上奏自辩,说道自己只有三千士卒,实在无力与十余万清军出城野战,去解济南之围,至于刘宇亮对自己的指责,他则分辩说是自己也曾四处派人传信,调遣兵马,但各路兵马无一听从他的命令。
颜继祖的意思是,不是他不想指挥,实在是各地的军队不听命令。
得知颜继祖的奏折后,山东各地的大小军阀也纷纷开始给崇祯上奏折,撇清自己的责任。
高起潜的密折里说他从来没有接到任何的出兵命令,兵部的没有,颜继祖的也没有,而其后被崇祯授予总督山东兵马的赵无忌也并未有命令给他,所以迟迟没有接到指令的高太监,便一直带着手下,忠心耿耿地守在临清州待命。